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西安事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杨虎城一家被军统灭门屠杀全过程
稻草 2015-12-22 08:53
1949年8月,贵阳黔灵山下麒麟洞一所隐秘的四合院中,花白了大半头发的前国民党西北军将领、“西安事变”的发起人之一杨虎城将军,佝偻着腰,怀抱幼女,步履老态地来到院中,然后紧靠在一方石案下,缓缓戴上老花镜,徐徐展开手中的报纸,默默捧读了起来。他已被蒋介石囚禁了12年,但万万没有想到罪恶的魔爪正在向他伸来……   文章摘自:《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作者:陶朱问,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1949年8月,贵阳黔灵山下麒麟洞一所隐秘的四合院中,花白了大半头发的前国民党西北军将领、“西安事变”的发起人之一杨虎城将军,佝偻着腰,怀抱幼女,步履老态地来到院中,然后紧靠在一方石案下,缓缓戴上老花镜,徐徐展开手中的报纸,默默捧读了起来。他已被蒋介石囚禁了12年,但万万没有想到罪恶的魔爪正在向他伸来……   蒋介石认定他是“元凶”   杨虎城由重庆秘密转往贵阳,已在这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夜郎之国”又被监禁了7个月。经过12年的监禁,杨虎城早已不复当年戎马倥偬、征战四方的豪情霸气。他终日以夫人的骨灰盒为伴,愁眼相对一双无辜的儿女。   这时,透过报纸,杨虎城已基本明了时局的变化,他在心中升腾起了炽烈的热望。报上通篇都在登载蒋介石如何从广州将政府迁来重庆,满纸是荒唐的支吾之词,明眼人一看,蒋介石已被逼得山穷水尽,企图借助大西南作最后一搏。   这时,负责看守他的军统组长、原重庆白公馆监狱长张鹄讪笑着凑了上来。   “老先生,委员长已将军政系统全部搬到重庆,那里组织了8万人欢迎委座再到陪都,党国上下齐心一致,坚决打好第二个抗战。老先生对此有什么感想啊?”   杨虎城就势放下报纸,眼光瞟向雾气弥漫的天空,不着边际地答道:“这天气真怪,换了在重庆,热得要命。偏偏在贵阳,这里还跟过春、秋季节似的,一早一晚还怪有点冷。”   说着,杨虎城起身去召唤独在一旁玩耍的幼女。监禁生活已使他变得异常敏感和谨慎,对于时局特别是蒋介石个人,他绝口不会吐露半个字。张鹄悻悻地走开了。   见张鹄离去,杨虎城不由紧紧搂住幼女,黯然垂泪道:“要是爸爸死了,你可怎么办?”小女儿稚声稚气道:“爸爸不哭,以后我们还要回蒲城老家。”幼女名叫杨拯贵,是其续弦夫人谢葆贞于1941年陪他在息烽坐监时所生,她给监禁岁月里的杨虎城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杨虎城和张学良于1936年12月发动了“西安事变”,对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实行兵谏,痛陈他们的抗日救亡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判10年徒刑。杨虎城虽暂时逃过处罚,但被逼交出兵权,带着夫人幼子及随员“出洋考察”。   谁料,他一回到国内,就被蒋介石无理拘押了起来。在这10多年的囚徒日子里,杨虎城夫妇及幼子和狱中出生的女儿,大部分时间被监禁在贵州大山深处的息烽。   蒋介石一直固执地认为,“西安事变”的发动,主要责任是杨虎城和共产党,至于张学良,则是“少不更事,误入歧途,受了别人蒙骗和蛊惑”。换言之,在蒋介石心中,杨虎城是“元凶”,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只是碍于内外舆论,始终不敢下手而已。   “西安事变”后,十七路军已被打乱建制,重新整编,因此,杨虎城的处境特别艰难。3个年纪稍长的儿女虽被共产党妥善安置,但身边的幼子拯中和幼女拯贵一直不能出狱。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息烽集中营被裁撤解散,全部搬去了重庆。过去那些凶神恶煞的特务也主动陪着笑脸,一口一个“老先生”,“恭喜您马上就要毕业了”。可是,当一家人满怀希望来到重庆,却被直接送到歌乐山国民党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单独囚禁。   杨虎城失望之余,终日长吁短叹。夫人谢葆贞更是怒不可遏,常常公开叫骂蒋介石全无心肝,一帮狗特务不是人。一年后,谢葆贞在愤恨中寂然逝去。   李宗仁释放令化泡影   1949年1月,蒋介石内外交困,被迫隐退,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一心谋求“划江而治”的李宗仁,为了显示和谈诚意,上台伊始便宣布释放在押政治犯。他签署命令,立即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   然而,当记者翘首期盼杨虎城出狱这个重大新闻时,却始终不见动静。他们立即赶往重庆市特别政府询问消息。市长杨森装作一问三不知,被问得恼火时,杨森居然答曰:“真是天大的冤枉,我这个市长又不管放人。再说,杨虎城关在什么地方我都不知道。”   实际上,杨森知晓杨虎城关在何处。杨森早年投身滇军,依靠卖身求荣,逐渐由一名四川军阀投靠蒋介石,获得信任。这个首鼠两端之辈当然不会买李宗仁的账。“那谁管放人?”记者穷追不舍。“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二处。”情急之下,杨森脱口而出。   这个第二处实质上就是军统西南站,站长便是杀人魔头徐远举。记者再一次追问到他,徐远举装腔作势道,需要毛人凤出具手续,人在什么地方只有他清楚。   可毛人凤此时正躲在上海族侄毛森的公馆里。李宗仁找不着毛人凤,便命他的保密局长徐志道去“放人”。徐志道根本不知杨虎城关在什么地方。他答复说,即使知道了,没有蒋介石、毛人凤点头,人仍然放不出来。   毛人凤为应付舆论,忙去溪口请示蒋介石。蒋介石恨恨地说:“马上把杨虎城给我转移到贵州去。”   就在杨虎城望穿秋水,期望获得新生之际,看守组长龚国彦却突然通知他转移去贵阳。   就这样,杨虎城父子三人与秘书宋绮云一家三口在分离十余年后,又团聚了。他们在周养浩和新任看守组长张鹄的监管下,被军统秘密转往贵阳黔灵山下的麒麟洞。   1949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从广州飞往重庆。激情作态后,蒋介石撇下8万人的欢迎队伍,夜宿林园,叫来了陪侍的毛人凤。   “杨虎城在什么地方?”蒋介石手捧一杯白水,明知故问。   毛人凤忙答道:“卑职按委座意见,已妥善转移至贵阳。”   “这个……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关了多少乱党分子?”蒋介石又问。   “报告总裁,”毛人凤趋步上前,回答道,“约为450余人。”   毛人凤请示如何处置?蒋介石猛地一挥手,“全部杀掉,一个也别留。”   “那杨虎城呢?什么时候把他送去台湾,张副座(学良)都送了过去。”   蒋介石霍地起身,愤然作色:“这个人早该杀掉了,留下他做什么?”   三魔头密谋暗杀计划   毛人凤心领神会。8月27日,毛人凤来到了军统位于市中心一座名为“漱庐”的公馆里,亲自召来了保密局西南站站长徐远举和生产处长周养浩。三人密商了起来。   毛人凤单刀直入:“总裁昨天指示我们,立即制裁杨虎城。这个人早该杀了,留至今日只能徒增麻烦。至于怎么制裁,用什么手段,这不同于其他,一定要做得干净利索。”   徐远举不解地问道:“杀掉杨虎城,这应该没多大问题,关键就是杨虎城的两个孩子和秘书一家子该如何处置?弄得不好,纸包不住火,他们会泄露出去。”   “徐处长完全多虑了。”毛人凤咧嘴一笑,满不在乎地挥挥手,“斩草除根,总裁明示,一个也不留,留下来,难道让他们来报仇不成?”   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毛人凤决定将杨虎城等人秘密弄回重庆刺杀。   当日下午,周养浩回到磁器口家中,稍作停留,便来到了白公馆。他令白公馆做过行动工作的看守长陆景清、杨家山等前来密谈。杨家山旋即召来渣滓洞看守长杨进兴、安文芳、杨钦典三人,然后掩上门告辞而去。一个阴险、恶毒的暗杀计划很快成型了。   周养浩不敢耽误片刻,立即报告了毛人凤。次日一大早,毛人凤命周养浩将这三人带到军统位于造石场办事处的礼堂,他要亲自召见。   周养浩遂领着杨进兴三人赶往指定地点,毛人凤虚假作态地同杨进兴三人握手寒暄后,便故作庄重地说:“今天找你们来,是要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制裁几个重要人物,要绝对保守秘密,不得泄露。行动时,用匕首,决不能用枪,以免发出声音,暴露目标。”   他环视一眼杨进兴三人,又加重了语气:“事成之后,论功行赏。失败收场,家法从事。”   1949年9月1日,贵州麒麟洞。下午午睡起床后,杨虎城照例坐在门前的一圆桌旁,看起当天的报纸。突然,一阵碎步急促地传了过来,来人满脸堆笑说:“给老先生道喜了。”   杨虎城定睛一看,正是监管他的特务组长张鹄。他下意识地放下报纸,一脸冷峻。   张鹄见他没什么反应,就跨前一步,抱拳贺道:“老先生要重获自由了。周养浩处长已带着委员长的明示来了,准备接老先生出去。恭喜!恭喜!”   杨虎城听罢,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良久,他才平静地问道:“周处长到了贵阳?”   “那自然,那自然。”张鹄一面答复,一面引着杨虎城的视线指向了林中不远处的石阶。   只见一行人簇拥着一个身材纤细单薄的30出头的年轻人正拾级而上。那人鼻梁上架着一副他熟悉的金丝眼镜,崭新的黄呢军便服的领口上,嵌着一颗闪闪发亮的梅花金星。   来人正是周养浩。杨虎城对军统特务素来深恶痛绝,唯独对这位来自江浙水乡、毕业于上海大学法律系的军统少将怀有好感。可是,杨虎城哪里知道,周养浩整人杀人更有一套,令人防不胜防。   “杨将军,”周养浩坐下后,一脸真诚,他取出烟兀自燃上,然后深吸一口,“释放你的消息千真万确,这是委员长的明示。先接你去重庆,在那里他要接见你,走走过场,再去台湾。当然,西安你们是回不去了。不过,退而求其次,台湾也不错。党国上下重要机构、达官显贵都去了那里……你获得了自由,这才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我提前给您道喜了。”   “可也不一定非得去台湾呀?”杨虎城露出了疑问。   “这很清楚呀!”周养浩把双手一摊,“如果现在在重庆让你恢复了自由,怎样安置你?委座会让你去共产党那边?所以,只有送到了台湾,这个事才好办。说句将军不要多心的话,在台湾让你恢复了自由,你最多只能做个寓公,悠然林泉,不问世事,委座才放心。”   就这样,9月5日,杨虎城满怀希望地带着子女、部属与周养浩离开了贵阳。   罪恶的匕首刺向将军   次日中午,押解杨虎城的车队到达重庆远郊松坝后,一行人简单用过午餐,周养浩一看天色尚早,夜暮渡江的计划无法实施,他又假惺惺地劝杨虎城在松坝小客站内歇息,如提早进入市区,会引起诸多不便。杨虎城见他说得有理,便同意了。   周养浩把他们安顿下后,立即钻进轿车,风驰电掣地朝重庆市区狂奔,甩下杨虎城一行的后两辆车。下午7时,周养浩来到了距重庆市区8公里的海棠溪。   在这里,他遇到了等候多时的负责具体实施暗杀的行动组长杨进兴。周养浩钻下车,一脸疲惫。杨进兴走上前递给他一张毛人凤写就的便条,上面简单写道:   养浩兄,某人交由杨进兴同志率领回渝,兄可先行过江回家休息。   周养浩不动声色地收好便条,朝杨进兴打过招呼,反身上车,先行过江回家轻松去了。   深夜过了江约莫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了歌乐山脚下。负责接送的那几名特务恭敬地打开车门,搀扶着杨虎城,指着山上那影影绰绰的小洋楼道:“请主任暂在戴公祠住两天,一面等委员长接见,一面等飞机去台湾。”   戴公祠原是抗战之初,戴笠为讨好蒋介石而修建的一座防空别墅。两名特务左右挽住杨虎城,另一人猫腰在前引路。其儿子,刚刚20出头便已花白了头发的杨拯中佝偻着腰,捧着母亲谢葆贞的骨灰盒,沿着陡峭的石阶,跟在父亲身后,气喘吁吁地攀援而上。   杨拯中抱着母亲的骨灰盒被拥进了楼梯旁的屋子。此时,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刽子手,正握着刀分成两组,隐伏在楼上楼下的房间内。   王少山和林永昌趁杨拯中欲进门之际突然窜出,手持两把利刃,迅即朝杨拯中腰间刺去。“爸!”随着一声惨叫,杨拯中颓然倒下,鲜血一下喷溅在了母亲的骨灰盒上。   杨虎城听到儿子的惨叫,忙转头探看。杨进兴和熊祥一前一后,将两把利刃插进了他胸膛。杨虎城“哎哟”大叫一声,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两组刽子手不由分说,扑上前又狠狠地补上了几刀,然后狞笑着,擦擦手上的血迹,便下山复命去了。   再说随后押送来的第三辆车到了后,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他们的儿子———小萝卜头宋振中、杨虎城将军的小女儿杨拯贵被引到警卫室,喘息未定,几个刽子手握着血淋淋的屠刀,闯进房内。宋绮云一下子明白了,他急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话未完,刽子手就扑了上去,一刀捅进了他胸间。宋夫人徐林侠则苦苦哀求特务们放过两个幼小的孩子,特务们哪管这些,一刀刺向了徐林侠。夫妻双双倒在血泊之中。   两个孩子被惊得目瞪口呆,哆嗦成一团。但转瞬间,两个孩子就丧身在屠刀之下。   刽子手行凶后,刀上的血迹尚未凝固,就下山喝酒吃肉去了。不仅如此,他们还瓜分杨虎城随身携带的钱物。为刽子手做饭的伙夫也得到了杨将军女儿的一块银牌。这块银牌正面刻着“长命富贵”4个字,背面刻着“杨先生女公子双月纪念,张止戈”14字。这是将军女儿满双月时,息烽特务团长送作纪念的,不幸今天又落入魔掌。   (来源:人民网)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明确批判岳东晓
热度 4 陈营 2015-10-5 22:58
我批判的就是你岳东晓粉饰民族罪人蒋介石。 岳东晓为了逃脱被批判,还在继续东拉西扯谈毛泽东怎样,说张学良如何,云云。 以为抬出历史人物就有理由粉饰蒋介石了。我已经多次明确告诉过你,因为ID 天涯过客吹捧蒋介石的言论被我批判,你岳东晓急不可耐的跳出来为 ID 天涯过客的吹捧叫好,我指出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间蒋介石没有为抗击日寇收复东三省发动过任何军事行动,直至西安事变才被逼抗日的历史事实。你岳东晓却为蒋介石这六年不抗日真剿共找出各种说词去粉饰。我批判的就是你岳东晓粉饰民族罪人蒋介石。任何中国历史人物的言行,中国共产党对国军将士抗战的肯定,都不是你岳东晓粉饰蒋介石的理由。 这是很明确的点名批判。
1653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抗日胜利的英雄情结和情绪
热度 1 天涯过客 2015-8-31 18:17
《抗日胜利的英雄情结和情绪》 抗日战争胜利70年周年,多种纪念活动兴起,阅兵可能为很多人引来高潮, 诱发战争的英雄情结和情绪 。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外敌多次入侵掠夺财富,割据领土、殖民地、“租”界。国难当头百多年,孕育出千千万万的民族精英、英雄,我们比较熟知的老蒋、老毛都是吧。 后来,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许多人们把老蒋、老毛严重对立起来来看待。有没有这种必要? “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这些汉子就是英雄,那些年代到处可见,另外,“英雄不问出处”,说明有不便查问之处,所以我们不要对个别英雄人物太激动。 崇拜英雄OK,但不应盲目或无限崇拜。 老毛时代提倡“爱 英雄,学 英雄,当 英雄,超英雄”, 英雄情结可以孕育英雄,过份的英雄情结就会变成 英雄情绪 ( 病态 ) ,不分青红皂白 咬 和 斗 ,问题出在最后“ 超英雄” 那三个字。 我觉得我们可以讨论和总结,无论如何都不应当以刻骨仇恨的态度对待老蒋、老毛抵抗外敌年代的所作所为,这种仇恨的心态起码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这种刻骨仇恨的态度,是对事实的失真的反应。试想,如果老蒋、老毛 相互 有这种程度的刻骨仇恨,西安事变、重庆会谈就会杀了对方,那是兵荒贼乱杀人如麻的年代, 杀誰都是白杀,何况 老蒋、老毛 都是连大量杀自己的部下都 不眨眼的人 。曾经听台湾有人说,老蒋去世后,老毛秘密飞到台湾悼念告别。 最后多说几句: (1) 少年时期看到周树人笔下的阿Q,不管他的心态畸形和干了不光彩的事,他被杀头,少年的恻隐之心都敬重他为民族英雄,因为知道阿Q有那份仇恨和对抗外敌的心,人品比老蒋好(当时也看《金陵春梦》),后来看到杨开慧、贺子珍的不少故事,知道老毛 的人品 还不如老蒋,他们那代人,最后老毛得到了江山,他是最大的英雄。 这些是否表明人品与英雄是负相关的关系? 没有什么英雄情结,就不轻信太夸张的事情。 (2)当前军事形势和以前差不多,现代武器系统化,讲究整合,中国的武器系统性根本不行。但请各位放心,决定中日战争胜负的砝码还是在老美手上,老美一定 重演历史 各打中日50大板,他们本质还是 发战争财的渔翁,尽量吃大头,不会给中日谁吃掉谁 。 (3)中国的根本问题:经过了多次政治运动的人性摧残和后来的官员普遍大贪污,多少高官转移了巨资和家人到西方?国人早就没有了爱国的凝聚力。所以,习近平应当把反贪放在工作的首位,把国人的心救活,其他事情才有希望。
个人分类: 留档珍珠湾|5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蒋介石是西安事变的总导演
热度 5 岳东晓 2015-8-30 08:37
有很多人认为西安事变给共产党喘息之机,张学良的兵变改写了国共历史、改变了蒋介石的命运。对此,我认为正是蒋介石导演了西安事变。 先不论蒋介石的政策如何,蒋介石亲自到西安军阀营中是西安事变的必要条件。如果蒋介石不去西安,其他所有历史条件不变,西安事变就不会发生。亲自去西安,并非必要,而是蒋介石自己的决定。 蒋介石在缺乏军队保护的情况下,进入奉军及西北军大营就说明他缺乏基本的情报能力、对人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张学良奉 军在与中共红军交战中已经损失主力三个师,早已密谋反抗中央。蒋介石本人也算是一方军阀,却对军阀这种爱惜家底的心情不能理解,对张杨的意图一无所知。张学良这种军阀头子对日本人固然畏惧、见鬼子撒腿就跑,蒋介石虽有小看张的依据,但对其长期任性妄为的公子哥性格不了解。蒋只身前往虎穴,而遭监禁,可谓庸人自扰也。相比之下,毛泽东就能准确计算前往重庆谈判无忧。 再者,即使去了西安,蒋介石如果能准确判断形势,在张学良几次进谏之后,对其意图有所警觉,也不会发生事变。 当年刘邦带着张良能在鸿门宴酒足饭饱安全回营,老蒋却被本来胆小如鼠的张学良扣押了,蒋的失算显然。 蒋完全可以对张略加安抚,离开奉军大帐,回到中央军帐中,再传张学良处置。结果,蒋介石不但没有安抚张,反而当面严厉训斥,并要将张学良奉系军阀调去南方。这就使本来生性窝囊的张学良别无选择,兔子逼急了也咬人,张只好反了。蒋介石的迟钝与其缺乏灵活性因此构成张学良当场反叛的又一个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but for 蒋介石的无能,西安事变不会爆发。蒋介石作为西安事变的导演当之无愧。 以上的分析是在假定蒋介石保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前提下说明蒋介石自编自导了西安事变,并没有讨论 “攘外必先安内”的合理性。稍微分析一下, “攘外必先安内”当然是愚蠢的给人口实的。“江西乡下有土匪,国军弃守东北华北” 的逻辑连三岁小孩都不会接受。 国民党百万大军,中共红军才三万,遏制红军10万人足矣,余下国军完全可以抗日。如果国民党先打出抗日的旗号,就占据了民族阵线的领导地位,但蒋介石却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知道,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虽然势力有所增强,但国民党实力占据绝对优势,蒋介石本来判断可以半年消灭中共。为什么蒋介石美式装备的大军会在短短三年内完全失败? 蒋相比毛能力太差。 1950年10月,毛泽东下令30万中国军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迎战联合国军;与此同时,解放军一部渡过金沙江,解放昌都。在朝鲜酣战之际,1951年解放军进军湘西,进剿当地10万国民党军。毛泽东政权在朝鲜打得联合国军满山跑,还打垮西藏军,消灭湘西10万国军。最后这被歼灭的很多国民部队还派上了朝鲜战场,打得有声有色。 这么一比,蒋介石何等无能。蒋介石摆平几个窝囊军阀都吃力得狠,毛泽东对手是美国、苏联、整个地球都得团团转。
个人分类: 汉文明|846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国军抗战将士英勇牺牲换不来国民党的“中流砥柱” (ZT)
热度 3 霜天红叶 2014-9-7 16:37
国军抗战将士英勇牺牲换不来国民党的“中流砥柱” (ZT) 对于抗战题材的文章,一谈到国民党军队抗战失败的原因或说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战,有些人便神经过敏、气急败坏了!甚至是抢天呼地、捶胸顿足般发泄胸中异常不满的情绪。不仅如此,还如同“祥林嫂”般不停地反复地念叨着国军荣耀的“一系列会战”和“国军伤亡惨重的数字”,以此证明国军是抗日的主力和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   且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就客观评价国民党的抗日爱国行动,并把一些国民党的抗日将士定为民族英雄而长期宣传。就历史的事实看,令人又不能不想到这些人已不折不扣地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全盘肯定国民党的抗日战争,对为什么丢失大半个中国并发生了本不应该发生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悲剧而没有任何反思之意。   于是这样全盘肯定国民党抗日的结果就令人产生了许多不解!   不解这些人在他们的文中,只字不提东北是怎么丢的?蒙古是怎么丢的?华北是怎么丢的?   国民党首都南京是怎么丢的?直至大半个中国是怎么丢的?   只字不提“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前国民党在抗日上无所作为,放任日军在东北做大做强,而只在“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才开始抗日?   只字不提为什么国民党军队除了极少数胜仗之外,几乎是每仗必败?从东北一溃数千里直到崇山峻岭的大西南?   只字不提有时仅仅是日军一两万人就可以使数十万国民党军顷刻土崩瓦解?   只字不提拥有几十万驻防大军的国军抵不住几万日军的进攻,为了掩护逃跑或者说在后方有时间构筑新的防御工事,竟然明知百姓要遭殃,却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日军没有阻挡住,却活活淹死了上百万无辜的百姓,并让数百万百姓无家可归,滔滔黄河水使皖、苏三省四十四个县尽成泽国,田庐村陌皆付流水,历时近长达九年?   只字不提进入相持阶段以来,日军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主要进行局部的有限进攻,实施“政治和战略上”的压制性作战。每次作战通常在一个月之内,且往往在到达预定地区后即行停止或撤回。国民党军队则始终在战略上采取消极的防御作战,缺乏对敌军的主动进攻,因此在南昌、随枣、枣宜、豫南、上高、长沙等一系列会战中,尽管广大爱国官兵不乏英勇抗敌,壮烈牺牲,却往往不能打破日军的作战企图?   只字不提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确保在中国的占领区,使之成为太平洋战争的兵站和基地,对敌后根据地实施了更加残酷的大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对国民党则继续执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当日军使用在华总兵力的72%对敌后根据地进行以“三光”政策闻名的最惨无人道的大扫荡时,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反而沉寂了下来?   只字不提欧战爆发后,英美对华支援转趋积极。1940年10月,英国首先开放了封锁已达3个月的滇缅路,援华物质开始源源进入。1941年11月,滇缅边境情况紧急,为了确保滇缅路国际交通线的通畅,决定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于是有42年初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10万远征军作战5月有余,最终以损兵折将而告终。中国西南唯一的国际交通线被切断?   只字不提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蒋抗日屡屡失败”的感悟:“中国军队一心只放在监视共军上,根本无心和日军作战。”(罗斯福的儿子艾利沃特的回忆录)?   只字不提按照开罗会议的商议,中国军队将在1944年春季向缅甸日军发动进攻,可是届时中国军队却迟迟不动。罗斯福多次催促蒋介石出兵,蒋介石以美国不给10亿美元贷款为由,要把第二次缅甸战役推迟到1944年雨季以后。罗斯福被蒋介石的态度激怒,放出狠话:“如果阁下再不出兵,美国将断绝一切经济军事援助。” 在罗斯福的强压下蒋介石才被迫出兵,1944年4月,何应钦率新军进入缅甸,开始了第二次缅甸战役?   只字不提1944年9月为解救在滇西龙陵的远征军,史迪威提出调围堵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大军南下作战。蒋介石坚决反对,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任。从此罗斯福对中国军队的抗战彻底丧失了信心,连向中国军队提供武器的热情也冷却了。魏德迈上任后,向罗斯福提议用美式武器为中国军队装备三十六个师,并进行美式训练,被罗斯福搁置不理?   只字不提进入1943年后,美军于2月7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胜利,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从此日军开始走下坡路。1943年春夏,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在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后,开始进行局部反攻。到1943年底,基本恢复了原有的根据地面积。44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反攻,大片国土被解放,日伪军龟缩到铁路沿线的狭小区域中?   只字不提与之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由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败退,海上运输线被美军切断,急须在中国大陆打通一条从满洲到越南的陆上通道,并攻占美军在中国大陆的军用机场。1944年春季,日军结集50多万军队向豫湘桂地区大举进攻。驻河南的汤恩伯守军40余万,面对5万多日军的进攻,竟然全线溃败,前后不过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军占领。守军司令汤恩伯首先脱离战线逃走。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无心抵抗,军官们则忙著把自己的亲属财产转移到安全的内地,在战场上甚至出现几百人的日军败走上万人中国军队的状况。在历时八个月的豫湘桂战役中,中国军队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丧失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丢失大小城市146座及美军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在已成为强弩之末的日军面前,国民党军队遭此败绩,不由得蒋介石不感叹道:“国土丧失之广,战地同胞流离痛苦之深,国家所受的耻辱之重,实在是第二期抗战史中最堪悲痛的一页。”   只字不提是如何与日寇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诸如《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等等协议的?   只字不提包括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在内大量国民党高官和上百万国军的投敌叛变,形成历史上让老百姓恨的咬牙切齿的“二鬼子”?   这些人更只字不提为什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军无论在路上还是天空上都已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苏这时候大力帮忙)几百万大军反倒不象全面抗战之初那样积极的频繁的大规模“会战”了?而是卷缩在大后方几乎无所作为地直至日本投降?   只字不提为什么国军直至日本投降也不见收复多少敌人占领区?只字不提为什么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占区在几乎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可以以极其原始的装备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壮大并解放了一亿多人口,收复了大片日伪占领区(不要跟我说是日伪军愿意放手在自己的占领区让自己的敌人发展)?   只字不提为什么大批爱国学生、知识分子、爱国华侨,甚至海外的如加拿大的白求恩,印度的柯棣华等等外国友人冲破国民党、日伪军的重重封锁线来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   吉鸿昌将军只是要抗日,竟被蒋介石杀了!看看吉将军的绝命诗吧!"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只字不提负责中国战区的美国人史迪威将军的断言: “……国民党政府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政府”“他们的贪污腐败,指挥无能是不可能战胜日本人的” “抗日之希望在共产党八路军。”!   从1931年9.18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整整十年有余,遭受了南京大屠杀,经受了无穷伤害,国民党政府却居然还不敢对日宣战,居然还一直跟日本保持着外交关系。直到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后的第二天才匆匆忙忙跟着美国正式对日宣战。   这些人不顾这些最基本的史实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只是一味的如数家珍般的数着国民党一些著名的“会战”!数着唯一能够“自豪”的国民党军队伤亡惨重的人数,以此得出国民党军队是“积极抗日”的结论!而只字不提为什么在几乎每次战役人数占绝对优势甚至武器装备也不差的情况下竟然让比自己少的多的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尽管一些爱国的国民党将士拼尽了全力,甚至是撒下了最后一点鲜血,也终归失败,比如,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比如,国民党军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这些局部胜利并不能解决全局问题,最后只得退却、退却、还是退却……   有人会说那时国军的装备不如日军!就假如是这样,把时光回到中美大战的“朝鲜战争”,同样是中国军队装备远远落后与美军!为什么中国军队会一口气从鸭绿江边把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到三八线附近?而且死伤的人数也要比美国的联合国军少的多?(别跟我说朝鲜战争中美军的装备不如二战时的日军)   退一步讲,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外来入侵,它不抵抗谁抵抗?它不保卫国家谁保卫国家?徒有几百万国军这个时候不打仗什么时候打仗(蒋介石又不让广大人民一起抗日)?即便是为它自己政权的生存也该打仗吧?否则若不象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学习,就只能下大海喂王八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如数家珍的国军“会战”发生了!而战争的结果却是令国人十分沮丧的!悲哀的!甚至是愤怒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民党抗日如此“窝囊”?(居然还有人把这样的窝囊抗日试图作为“中流砥柱”,真是笑话!)   有些人以为现在风向似乎变了,可以肆无忌惮地为国民党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特别是武汉会战后的消极抗战”翻案了。以为用一系列为保证国民党政权生存的被动防御最终还是仓皇溃退的“会战”和用低级的“肉弹战略、战术”的豪赌就可以认为国军是“中流砥柱”了?真是自欺其人!难道国军从东北败到西南,几乎大半个中国都丢掉了!伤亡将士无数!不是事实吗?难道政府军几十万不放一枪就让日军一两万人的部队赶出了东北,不是事实吗?难道“西安事变”才促使蒋抗日,不是事实吗?难道拥有几百万国军最终又丢掉了尚有守城部队十几万的国民党首都南京极至丢掉了几乎大半个中国,不是事实吗?难道国民党数百万大军退守在易守难攻且崇山峻岭的大西南无所作为,不是事实吗?更蹊跷的是难道不是少数日军就可以大规模的屠杀抗日的国军(除了投降日军的国军外)吗?不错国军是进行了许许多多“会战”,是死了包括几百位将军在内的大量国军!我们向这些为民族而战的英雄们致敬,更不要忘记是如何发生这样大量的国军被少数日军“轻易“屠杀的?有人解释说是因为“日军太厉害“了。是这样的吗?   我们是要反思,但不是走向一个极端!国民党曾经抗日过,没错!但其窝窝囊囊的战争,我们是要吸取教训的。一个不依靠人民的、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的、贪污腐败、指挥无能的政府、军队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战略企图的,也是不可能最终战胜敌人的。即便武器再精良、再先进,即便一些将士们再拼死抵抗,牺牲无数,即便这样的被动防御力量,就可以被敌人轻易对国民党军队实行大规模屠杀的!   不能控制战场上的主动权,只有被动挨打、不成比例的被屠杀,不能有效实现自己的战略企图,只有“会战”一拼了事之后仓皇溃逃的;不能有效协同对敌作战,只有期望“外人”帮忙的军队没有资格称自己是“中流砥柱”!   实际上我们在这里本不想说什么,但是实在看不得有人借一些或个别的国军部队的英勇抗战来为国民党“整体消极抗战”粉饰、翻案,试图逃避丢失山河、国破家亡、死伤同胞3000万的历史责任。更有甚者,不是反思为什么几百万军队竟然打不过区区几十万日军,而是争抢什么抗日的“中流砥柱”。如果你仗打的好,如果你不是丢失了大半个中国的国土,如果你没有丢失首都南京,你不用争辩,这个“中流砥柱”就该是你的。可惜呀,仗打成那样,最后不得不卷缩到崇山峻岭中,无所事事,甚至在日本投降后竟发生国军想接受却鞭长莫及,非得在美国的帮助下,乘火车、轮船、飞机千里迢迢急急赶赴接收被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一切抗日武装包围的、解放的敌占区的尴尬境地。
个人分类: 时政和关注|607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蒋介石的亲日与下山摘桃子
热度 5 岳东晓 2014-9-6 00:58
光从一点就可以看出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对外软弱无能,而中国人民选择中共正是因为其爱国民族主义特征。日本发动918事变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1932年初即对日宣战。毛泽东虽然只有几万农军,而且大部分只有梭镖、红缨枪,却亲笔书写了对日宣战书。 蒋介石握有数百万装备远超中共的军队,却坐视日本侵占东北,一直没有对日宣战。 东北抗日最坚强的是杨靖宇等中共人士,东北国民党相当部分成为汉奸。 在日本的继续进攻下,国民党几乎都是不战而逃,日军哀叹【华军日退千里、皇军追之莫及】。 日本越过长城,进占华北。七七事变时,日军是从北京城外开炮。 即使日军攻占国民党首都南京,并进行了南京大屠杀,蒋介石政府也仍然没有对日宣战。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当年是蒋介石留学日本的经济担保,战后该犯被判处死刑后,蒋介石还向日本人表示惋惜。 国民党政权向日本宣战是在珍珠港事件,在美国对日宣战之后。也就是说,国民党对日宣战那是1941年12月,当时日本侵占东北已达十年之久、中国腹地大部已经被倭寇占领。 毛泽东带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才剩几千人,而蒋介石有数百万大军,却根本没有抗击日本人的迹象。如果不是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很难说蒋介石这个亲日份子不会投降日本人。汪精卫作为国民党高层投日成为汉奸,跟着汪投日的重庆国民党要员一大片。 在抗战过程中,蒋介石政权也与日本人暗通款曲,直到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权还在试图背着盟国单独与日本媾和,被美国愤怒阻止。 至于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有过一些大的战役,那完全是他们的本分。作为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蒋介石政权掌握了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军力、财力、人力,抗击侵略是其职责与义务。但蒋介石政权在抗战中的消极是明显的,国民党在日军进攻下不断失败,很大程度是因为其抗战不坚决。国民党士兵战斗力并不差,他们在朝鲜战场照样打得联合国军满山跑。国民党军在日本人面前节节败退是因为蒋介石之流的消极与无能。如果毛泽东有那么多军队、那么好的装备,日本侵略者早被消灭了。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放弃对日索赔不说,还竟然拒绝收复琉球,并雇佣日本战犯为军事参谋,滞留百万投降日军,试图用日军打内战,也被美国人愤怒的阻止。但仍有相当数量日军加入国民党对中共的作战。 美国人对蒋介石的评价应该比较客观的。杜鲁门总统在日记中称蒋家都是贼 (注1),从美国的军援中窃取了7.5亿美金。美国发现他们把美国军援的美金不是用于抗战,而是拿到美国炒房地产。 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意识到,如果让日军向中共部队投降,那么大部个中国都会被中共接收。美国这才从后方运送大量国民党军前往受降。杜鲁门回忆录写道:【当时对我们来说非常清楚,如果让日军就地放下武器,那么整个中国都会被中共接收。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了一个非常措施,让敌人(日本人)原地驻守,直到我们将国民党军空运到相关地带并将美国海军陆战队部署于各海港】(注2)。蒋介石下峨眉山摘桃子不是毛泽东的杜撰,而是美国人陈述的事实。 但美国的支持挽救不了蒋介石,中国人民最终还是抛弃了国民党这样腐败而不爱国的政权,选择了中共。 注1: 杜鲁门写道:【 Chiang Kai-shek and the Madame and . . . the Soong family and the Kungs were all thieves, every last one of them, the Madame and him included. And they stole $750 million out of the $35 billion that we sent to Chiang.】 注2:杜鲁门总统写道:【 It was perfectly clear to us that if we told the Japanese to lay down their arms immediately and march to the seaboard, the entire country would be taken over by the Communists. We therefore had to take the unusual step of using the enemy as a garrison until we could airlift Chinese National troops to South China and send Marines to guard the seaports. 】
个人分类: 中日关系|94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虎穴--西安事变
热度 8 戴老板 2012-12-19 11:47
虎穴 -- 西安事变 1936 年 12 月 12 日,我正在广州扩充广东缉私部队。午后,我接到军统局西安发来的加急电报。 “( 绝密 ) 十万火急,南京沈沛霖 ( 我的代号 ) 亲译。据确切悉: 12 日拂晓,张杨突然发动兵变,叛军包围华清池,领袖已被挟持到新城大楼,生死不明。江雄风敬叩。 ” 我感觉到危机已经来临,立刻坐飞机回南京,驱车前往蒋介石的府邸。一进门,看见宋美龄正在拭泪,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都在。宋子文首先斥责我: “ 你们是怎么负起保卫领袖安全的责任的? … ” 我拿起桌上的电报一看,是下午 3 点 50 分,西安发来的: “ 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 ” 我说: “ 这条消息不要扩散,我先去找何应钦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办。 ” 孔马上说: “ 他早就得到电报了,故意遮掩着不告诉我们 … ” 宋子文说: “ 现在留在南京的党政要员数他位置最高。西安出事,正好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 我说: “ 其实在校长去西安之前,我劝说过校长,张杨似乎与红军一负责人进行秘密接触,此行危险。可是校长坚持要走。我阻拦不住。而事情到现在这个地步,何应钦应该也不敢有异动。 ” 宋子文问: “ 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 我说: “ 汉卿定不会和校长为难。这些都是在杨的怂恿之下做出来的。我们现在应争取和西安方面取得联系,说服校长答应他们的条件,早日救校长回南京。 ” 宋子文说: “ 对,必须和平解决,我们马上就召集紧急常委会商量。姐夫不会有事的。 ” 何应钦把中央委员召集在自己的官邸,想引导大家同意攻打西安。而宋美龄为首的一群人强烈要求和平解决。戴季陶首先发言: “ 张、杨大逆不道,为国法所不容,如果不立刻前往讨伐,国家将如何树威?政府将何以立足? ” 宋美龄等人着急了,连忙说: “ 万一张、杨以委员长的性命相要挟,怎么办? ” 何应钦站起来说: “ 诸位,应该马上派飞机轰炸西安,坚决讨伐逆贼。 ” “ 对,应该出兵。 ”“ 要给张学良和杨虎城一点颜色看看。 ” 我转头一看,附和何应钦的竟是复兴社的老成员,蒋介石曾信任的桂永清、贺衷寒、邓文仪等人。 宋美龄大声疾呼: “ 轰炸西安是置中正于死地。领袖要是有什么好歹,中国将陷入更大的混乱。 ” 我虽然是站在 “ 主和 ” 这一边,但我选择沉默。忽然戴季陶又说: “ 我是信佛的。活佛在拉萨,去拉萨拜佛有三条路,一是由西康经昌都,二是由青海经玉树,还有一条是由印度越大吉岭。这三条路都可通拉萨,不要光走一条路。 ” 说完退了席。 主攻的人知道戴季陶转了向,也不再提反对意见了。 宋美龄等人抓紧时间和西安联系。 12 月 21 日,端纳从西安带回消息,说张、杨只想让蒋介石接纳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的请求,并无加害之意。宋美龄、宋子文决定跟随端纳去西安劝说蒋介石。 我不认为我渎职。但是无论蒋介石是生是死,我都逃不了失职的罪名。不如随宋氏兄妹前往,或许还有转机。我马上找宋美龄哭陈愿意一道去西安。宋美龄担心我恶名在外,去了只能坏事。宋子文却帮我说话: “ 雨农和汉卿关系极好,或许能帮我们劝说他。 ” 当天晚上,我把特务处工作交给了郑介民和梁干乔,拜别老母妻儿,踏上了去西安的飞机。飞机在西安城上方盘旋数圈,抵达西安机场。张学良站在机舱门口,面带愧色。宋美龄主动和他握手问好,不经意地说: “ 张大帅能否让部下不要搜查我的行李?我怕他们翻乱了我不好整理。 ” 张学良立刻惊恐地说: “ 夫人何出此言,我张某人哪里敢对夫人如此不敬? ” 我跟在宋子文身后下飞机,被张学良私下拦住说: “ 雨农兄稍安勿躁,我有专车来接你。 ” 等到一辆辆汽车走远了,几个士兵走出来行了个礼说: “ 请戴先生解下随身武器,跟我们上车。 ” 我解下了佩枪,跟着士兵上了一辆小轿车。半小时之后,士兵把我 “ 请 ” 进了公馆地下室。我不知道此时是蒋介石妥协了答应和谈还是杨虎城一怒之下逆天刺主。我更担心某天闯入一批人把我杀掉。我从口袋里翻出一个本子和一支钢笔,写下了我的遗书: “ 自昨日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同志所愿也。唯未见领袖,死不甘心。领袖蒙难后十二日,戴笠于西安地下室。 ” 写完后我沉沉睡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开门的铁锁声惊醒。我看到张学良背着手走了进来。他双颊消瘦,神情疲惫。我站起来,一言不发。张学良把一份东北官兵联名写的报告交给我,我一看,浑身一颤。只见上书八个大字: “ 速杀戴笠,以绝后患。 ” 张学良给我看报告,就表明了他不愿意杀我。我对张学良说: “ 你不杀我,我当谢你。可是你挟持领袖,该当何罪? ” 张学良长叹一声说: “ 我是国家的罪人啊。这次事变后,我愿意随蒋委员长去南京,以表示我的赎罪之心。 ” 我听了,心又放下一半,问: “ 事情解决了? ” 张学良点头说: “ 蒋委员长答应了我们提出的和谈条件,你可以去见他。但时间不可过长,我已经准备好飞机,你马上返回南京。 ” 我握住张学良的手说: “ 既然如此,多谢汉卿兄。 ” 我在张学良的护卫下,穿过层层守卫,走进了蒋介石休息的内室。蒋介石正在生闷气,宋美龄在一边劝他。看我走进来,蒋介石大吼一声: “ 你来干什么?给我滚出去! ” 听到蒋的训斥,我马上跪下请罪,忍不住哭了。看到这场面,宋美龄打圆场说: “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骂雨农。现在那么多人等着看你死,只有他一个冒死来救。 ” 蒋介石还是骂了一句: “ 娘希匹 ,我还没死呢 ! ” 在张学良的保护下,我登上了返回南京的飞机。 12 月 24 日,蒋介石终于答应了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六项协议,即:    1. 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    2. 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    3. 停止 “ 剿共 ” 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4. 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5. 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6. 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12 月 25 日下午,在宋美龄和宋子文的陪同下,蒋介石扶着腰登上了开往洛阳的飞机。走在机场的时候,蒋介石对宋子文说: “ 你盯牢些,别让汉卿跑了。回去后把他交给雨农好好处置。 ” 此时,周恩来正坐在驶往西安的汽车上,他想要劝阻张学良留在西安,可惜晚了一步。 12 月 26 日,蒋介石回到了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可从这一天起,张学良也失去了自由。在 1937 年 1 月 4 日被蒋介石宣布扣押。事后,老蒋又逼杨虎城辞去十七路军总指挥,出国赴欧美考察。抗战爆发后,杨虎城决定回国参战。蒋命我秘密逮捕杨。杨在香港接到电报,要其先去长沙,由我陪同到南昌与蒋见面。到南昌后,我还亲自陪杨游览万寿宫、青云谱烈士墓等名胜,并租下原江西省长熊式辉在百花洲纬二路上的一幢花园洋房,让杨居住。我派了二十来名便衣负责监视,不久,又奉老蒋之命,加派了一个宪兵连,做外围警卫。 1937 年 2 月上旬,周恩来与蒋介石直接谈判,达成国共合作抗日协议。
6842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张学良西安事变输给宋美龄 内幕曾爱慕宋美龄!!
热度 4 zjx 2012-10-4 23:32
导读: 七十年前,1936年12月12日,枪声响彻了寒夜中千年幽梦的华清池,一个少壮的太子党和一个地方军阀,策动了一场 军事 政变,绑架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军政统帅——蒋介石。双十二事变——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西北军领袖杨虎城绑架蒋介石,这一起中国近代史最大的绑票案,从而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事实上也改变了世界,更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几代中国人的命运,这是当时的策划着和被绑者都所始料不及的。 当然,这件事情最积极的意义是推动了中国反侵略的抗日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抵御外侮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并重新树起了中国的大国形象,跻身于美英法苏列强之林。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11月,(左起)张学良、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在南京合影。   历史不存在假如。   如果有假如的话,我们见证的将是另一条轨迹。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没有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间表会推迟,甚至连二战也可能完全会是另外一场格局,因为在中国当时的国际关系中最好合作伙伴是德国。德国是一战之后惟一不附加政治条件和中国开展经济、军事合作的国家,中国认为德国是中国“国际化发展”的首选,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需要稳定供应的原料供应,中国则拥有钨,锑等丰富的战略资源。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期,这种关系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同时德国的统一政治模式也是蒋介石本人效仿的典范。1936年两国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旨在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包括生产75MM的火炮、狙击步枪瞄准镜、芥子气等生化武器在内先进军备等。但是,中日战争的提前爆发,终止了十年来中德良好的合作关系。1940年德、日、意签约形成轴心国,1941年7月,德国承认汪伪傀儡政权,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蜜月最终结束,随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同年12月,中国加入同盟国并对德宣战。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在始,今天的世界又会呈现怎样一付面貌呢无论如何,伟大的中华民族与同样伟大的日尔曼民族化友为敌,细细想来,终是历史一件憾事。   回到西安事变,这更是一出扑朔迷离、云山雾罩的隔夜戏。粉墨登场的有各色人等,军阀杨虎城、财阀宋子文、看客阎锡山、中共周恩来、特务戴笠、洋人端纳、还包括匪兵甲、匪兵乙等等等等,但其核心主角是张学良、蒋介石和宋美龄。   有人说:张学良没有输给了蒋介石,而是输给了宋美龄。   宋美龄说:我们对不起汉卿   张学良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蒋介石说:吾妻爱国明义,应知今日一切须以国家为重。   宋美龄说:你对那个小家伙(指张学良),你要对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开台湾,我把你的事情都给你公布了。   张学良还说:只要夫人活着,我就要把秘密守住。   这是一个什么秘密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首次进入上海。纨绔子弟遭遇花花世界,自有一番风流。当他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当时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闺秀,才貌双馨的美女。两个人当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少帅一见面,立刻为她出众的气质倾倒,称她为“美若天仙”,宋美龄也为张学良的风度倾倒,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此后两人频频约会,宋美龄带着这位关外年轻的“胡帅”出入于上海的社交界,而从少年起就在青年基督教会接受过洋派熏陶的张学良也礼仪得体,风度翩翩,跳舞、游泳、高尔夫球,无不老道精通。两人一时成为十里洋场的最耀眼的明星。他们非常愉快。   少帅晚年回忆这段往事,不忌讳赵一狄女士在场,情不自禁地脱口对采访他的美籍学者王书君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这些蒋介石都不知道)。”那时蒋介石也几乎同时也在追求宋美龄,不过蒋介石当时只是个上校,当然也是一颗冉冉飙升的政治明星。 有记载的是,张学良在上海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令人揣测的是,这段时光带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愫。在国势动荡、兵荒马乱的岁月,婚姻的背后维系的是利益甚至是江山。   当张学良把惊魂未定的蒋介石安置到西安城的一间公馆后,蒋介石的第一句话就是:汉卿,在华清池的五间厅里,还遗落一个文件包,那是我随时随地带着的,是机密,万不可落入他人之手呀!张学良立即赶到那里,幸好包还在,张学良觉得有必要打开看看——结果,他震惊了。里面除了秘密的军事调防计划,还有张学良几年来,一直给宋美龄写的书信。当然,这些信完好无损,显然没有被打开过。   后来,在西安事变风波过去以后,蒋介石独自去了上了一趟钟山,他焚烧了一批信件……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再后来,1945年在陪都重庆,宋美龄用笔名写的一部3万来字的爱情小说——《往事如烟》。   “夫人是我的保护神。”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结拜为兄弟的张学良,转眼成了蒋介石眼中绝对不能饶恕的罪人。张学良始终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有宋美龄的“保护”。   张学良曾说:“西安事变后我没死,关键是蒋夫人帮我。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这个人很了解,她说西安事变,他(张学良)不要金钱,也不要地盘,他要什么,他要的是牺牲。蒋先生原本是要枪毙我的,这个情形,我原先也不知道,但我后来看到一份文件,是美国的驻华公使JOHNSON写的,他写道:宋(指宋美龄)对蒋先生说,‘如果你对那个小家伙(即张学良)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离开台湾,还要把你的事情全都公布出去’。”   在张学良的眼里,宋美龄是“绝顶聪明”且“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的优秀女性,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张学良在此后撰写的《西安事变反省录》里曾明确说:“如果夫人事变之前就在西安,也许不一定会发生西安兵变。”这是为什么?学界认为,出身的相似、年龄的相似、通英文、受过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肯定有比蒋介石多得多的共同语言。   张获得自由后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这句话,对形容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2001年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檀香山病逝。消息传到美国,与“少帅”交往70多年的宋美龄悲痛不已。已行动不便的她,随即交代辜振甫和其夫人严倬云代表她,赴夏威夷参加张学良的追思礼拜与公祭。追悼会上,辜夫人将一束署有“蒋宋美龄”的十字架鲜花,置于“少帅”灵前。
469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母亲回忆抗战初期广东地区的国共和作-(旧文重贴)--八一征文--八一比武--亦文亦武 ...
热度 15 路不平 2012-7-15 11:34
(由弟弟电话整理) 八年抗战的八年是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算起,但是中国人抗日是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 1935 年一二九学生运动就是抗日救亡运动。 1936 年 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就是为了抗日。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广东的武装只剩两支,一支是海南岛冯伯驹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就是这段历史;另一支是古大存领导的海陆丰一带的东江红军。中共 1936 年在广东各地陆续恢复组织重建,并建设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了,但这种合作在基层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国民党政府与地下共产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合作抗日:国民政府是公开的,共产党是地下的;国民党出钱,共产党动员底层民众。 抗战开始,广东有八个抗日救亡团体。母亲刚上女子师范中学时,参加了《救亡呼声社》。 日寇轰炸广州,学校都搬到乡下,当时西樵山附近有三所学校,一个是母亲所在的女子师范,一个是仲恺农校,还有一个母亲记不得名字了,只记得三间学校的许多 抗日学生星期六到官山墟宣传抗日,演抗日话剧,唱抗日歌曲。 38 年 1 月,八个抗日团体联合成青年抗日先锋队,这是国民政府下的合法组织,也是共产党外围组织。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母亲在 38 年 9 月底递交了入党申请。 卢沟桥事变后 33 天,日寇就占领了珠江口的荷包岛, 38 年 3 月日寇又占领了三灶岛,屠杀了岛上鱼弄村所有村民 368 人,在岛上修建机场,机场修好后又日寇又杀害了所有修建机场的民工。三灶岛至今还有万人坑。日寇飞机从这个机场起飞轰炸广州和广九铁路。 10 月 12 日,日寇登陆大亚湾。 14 日,学校停课。母亲回到广州, 15 日 参加了晚上抗日火炬大游行。游行到国民政府,广东国民政府主席李汉民发表抗日讲话,成立第四战区抗日动员委员会。随后几天,母亲参加了抗日先锋队活动,在 广州长堤演讲,宣传保卫大武汉保卫大广州。在广州西濠口动员抗日献金。到永汉电影院餐厅开会,声援北方抗日团体,反对国民党政府查禁那些团体。 就这么轰轰烈烈的过了几天,母亲碰到同学蔡佩仪,说是去西湖路。母亲跟着去了,也不知道是游行还是集会,去到才知道是报名参加抗日游击队,母亲当下就报名了。报名以后就到河南(不是河南省,而是广州珠江南岸那部分城区)集中学习,分到第 133 队,学习抗日统一战线、游击战争等。 10 月 20 日半夜,忽然集合出发,原来广东省国民政府已经开始撤离广州,市民也开始逃难。 1938 年 10 月 21 日广州沦陷。 133 队分于 10 月 20 日 半夜分为三部分撤出广州,母亲当时是毫无准备,身边换洗衣服都没带。母亲跟的那部分沿西江走,出三水、西南、到马坊渡江。队伍里一起走的还有归国华侨,开 始提着皮箱,里边有香皂等母亲都没见过的洋货,但是皮箱太重走不动,这些华侨就把皮箱扔了,用一块布把衣物等打个包袱抗在肩上走。当时国民政府给这支队伍 每人每月 20 块 钱,但都没发到个人手里,而是部队统筹安排。队伍到了新兴县修整了几天,然后走到云浮。队伍达到云浮县时日寇飞机也轰炸到云浮县城。当时政府认为日本占领 广州后会沿西江向广西推进,这个队伍就准备在西江和日本展开游击战。西江是珠江主流,从广西流入广东。队伍又从云浮往西山走。西山是云浮县的飞地,在阳春 县内,当时山上还有老虎,队伍在山里走了三天,达到西山。西山当地是客家人,男人背孩子,趁墟,而女人下地劳动,活到 80 岁都没有趁过墟市。 队伍在西山就地宣传抗日,同时学习共产党抗日十大纲领。队伍里有广雅中学的学生,还有一个是工会主席,会讲英语。当时母亲和另外一个女生比较矮小,被队伍里的人戏称为两粒豆豉仔,为了是否带她们打游击还有不少争论。 在西山驻扎了一段时间,没见日寇沿西江上来,队伍又拉到韶关(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韶关 解散了。愿意回家的政府给路费回家。母亲留在韶关,在韶关西河坝宣示入党,入党介绍人是黎民伟,宣示见证人是梁威林。母亲在韶关参加了国民军十二集团军集 训班。当时国民政府有五个游击战区,集训班有许多种,母亲报名参加的是游击训练班,有 100 人。 学习了一个月。当时政治倾向是保密的,但是,每个人的言行还是有倾向性。如政治课老师讲三民主义,应该是国民党那边的人,政治形势课老师讲抗日十大纲领, 有共产党倾向。文化课老师何家槐也是左翼倾向。还有一个教日语课的老师,母亲说八成是国民党一边的。国民政府里一些人常常来向母亲他们询问抗日书籍等,母 亲很警惕,不敢暴露政治倾向,后来共产党游击队公开活动以后,才发现这几个人也是共产党员。不过当时处于地下状态,谁也不知道谁的政治身份。 训练一个月以后,游击训练班分成五个政治工作队,每队 20 人,分赴中山、从化、惠阳、东莞和新会五个地区展开工作。母亲那一队 20 人中间,有五个共产党员,当然,共产党身份是秘密的。后来又发展了 2 个党员,也就是说 20 人中 7 个共产党员。这是第一次不用步行,有车送他们出韶关,半道换了船,下船后又开始步行了。有一天住在一个村子里,早上刚出发住地就被日寇飞机炸了,还好队伍起得早避免了伤亡,但村里一位老汉被日寇炸死了。 政治工作队步行到了道家胜地罗浮山,住到黄龙观。黄龙观里还驻扎着一队国民政府游击 队,队长还是个大学生,带着老婆。政治工作队就开始政治工作,宣传抗日,但是这支国民党游击队懒懒散散,爱听不听,没有一点抗日意识,工作队觉得在黄龙观 搞政治工作是对牛弹琴,特没劲。于是又分为 2 - 3 人 一组,分头下山建立军民合作站,支援地方抗日活动。母亲那组到了兰石,当地的抗日组织有华侨回乡服务团、两财队(领头的两人名字里都有“财”字),青年学 生赈济会等。这些抗日组织经费都是海外华人资助的,也有海外和香港回来的中国人。军民合作站与这些抗日团体一起组织后勤工作、群众宣传工作和敌情情报工 作。博罗县有国民政府游击区指挥部。其中政治部张主任也是共产党人。 1941 年 1 月 14 日皖南事变。时值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41 年 春节前,华侨服务团要在新竹塘开会,会前一天晚上有个黑黑瘦瘦的人给华侨服务团的人塞了一个小字条,就匆匆走了。字条说国民党要一网打尽华侨服务团。当时 团里人就觉得逃跑了不是个事,干的是抗日工作,不能无缘无故解散逃跑呀?于是决定其它团体的人各自回自己的团体,只是华侨服务团独自举行会议,而共产党人 都把相关书籍和资料烧了。果然,会议时被国民党部队一举围捕,华侨服务团 20 多 人都被抓到韶关。工作队和其它抗日团体就在海内外呼吁国民政府释放华侨服务团的人。国民政府迫于海内外压力,最后把这这些人都释放回来了。对我母亲来说, 这是有名的博罗队事件。文革被审查的时候,就是审查的这件事。我母亲回忆说,后来和战友们谈起,觉得晚上走夜路从博罗县到新竹塘通知防范的应该就是游击指 挥区的张主任,而此事起因确实是华侨服务团内部出了叛徒。 母亲所在的工作组在兰石的工作又扩展到横江。这天,工作组四人从兰石走到横江,他们三 个男的走得快,把母亲拉到后边去了。这时,一个陌生的行人向母亲问路,问横江在哪里,母亲说就在前边。那人给母亲一个字条,母亲一看,是给劳欣的。劳欣, 是母亲在党内的化名,母亲知道是党组织派的人。这个人叫李江中,是广雅中学的学生。李江中对母亲说,你跟我走。母亲说要不要跟工作组说一声,李说不必了, 就推说家里来人好了。母亲就赶上工作队,说家里来人了,今晚不回来了。然后,母亲跟着李江中,来到一个乡村很龌龊的旅店。李江中也很尴尬,这样的旅店显然 不能男女两人住下。李江中问,你一般住哪里呢?母亲说,我们一般住在学校。于是,李江中就说,你明天一早来,我做好饭在这里等你。母亲就到学校教室里,把 凳子拼其来,把教室门关上,在凳子上睡了一晚。母亲说,当时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大胆,一个女孩子竟然敢孤身一人呼呼大睡。 第二天,母亲跟着李江中从横江走到增城县,在佛子庄参加了党员训练班。当时广汕公路是 日寇战略要地,日寇经常搜村,抗日游击队都不敢住村里,而是住在山上。母亲的衣物蚊帐被褥等个人用品都还在兰石,组织上安排了人把母亲衣物拿回来,那人用 麻袋把好几个人的物品一起挑着走,半路碰到日本军队,把两袋物品都扔了逃跑,结果母亲在山上又没有蚊帐有没有被子,晚上就盖着稻草睡觉。
27435 次阅读|4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15 21:30 , Processed in 0.040391 second(s), 15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