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转基因食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ZT:提到转基因有害无害,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点:《自然·生物技术》的百多篇转基因 ...
天涯过客 2015-3-21 19:02
提到转基因有害无害,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点: 《自然·生物技术》的百多篇转基因作物健康评估的检索发现,这些研究中, 65% 属于 90 天之内的短期试验 转基因作物评估研究中的问题 转基因食品到底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呢?据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毒物学家何塞·多明戈自 2000 年以来一直在研究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方面的文献,发现在精选的 30 篇论文中, 证明转基因食品“有伤害”的论文数与“无伤害”的论文数大致相等。 而据《自然·生物技术》对百多篇转基因作物健康评估的检索发现,这些研究中, 65% 属于 90 天之内的短期试验。至于 90 天的动物喂养试验能否足以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学界仍存在争议。 正如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营养学荣誉退休教授马丁·卡坦所表示, “ 有关 90 天的动物喂养试验能否真正预测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影响,毒物学家很少停止思考这个问题;一旦我们开始怀疑该惯例,那么整个检验体系必将崩溃 ” 。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特别强调,判定某种食品对人有危害,不仅是吃了这种食品立即产生不良反应,也包括长期吃这种食品的毒素积累;明显表现出危害症状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在下一代身上表现出这种危害。 (而相对而言,毒素对于动物以及儿童的影响则较为迅速及明显。) 此外,著名的科学刊物《食品政策》选择了 94 篇关于转基因健康评估的研究作调查,发现其中 52% 篇研究没有公布其研究经费来源。而这些研究得出有利于转基因行业结论的比例较大。相反,公布了经费来源的研究中, 83% 的研究者与转基因行业没有关系。该刊物发现, 凡由转基因行业资助的研究,或者作者中有转基因行业聘用的科学家的研究,几乎肯定将得出有利于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的结论。 众多证明转基因作 物对健康无负面影响的研究,这里就不需提了。单说自1998年至2014年,包括英、法、德、美、俄、意大利、澳大利亚、奥地利、阿根廷、台湾等多个国家 与地区的官方或非由转基因行业资助的独立研究机构,对转基因喂养的动物试验,其中很多发现试验动物出现了某些病征及异常,当中包括以下一种或数种症状: 脑部萎缩;免疫系 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结肠、大肠和部分小肠粘膜变厚;肝、肾、脾、心脏、胸腺、肺部出现异常、萎缩、炎症、生长不当、酶功能紊乱或诱发肿瘤,出现癌症早 期症状;胰岛素的调节和主要脏腑及胃肠系统遭到破坏;骨髓异常、血细胞和血液参数异常;哮喘、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老化加速;死亡率比 正常高2-6倍;睾丸发育不全;子宫和卵巢有明显病变;假孕、不孕;子代早夭、成长速度与性成熟速度缓慢;第三代体重、体长和数量都明显减少,丧失生育能 力。 此外,一些社会调 查数据也令人触目,例如由阿根廷查科省政府成立的委员会完成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大规模普及转基因农作物的2000-2009年期间,儿童癌症发生率为早期 的300%,而婴儿出生缺陷率为早期的400%。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则指出,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50%,巴西出现同样状 况。美国人的过敏发病率10年来提高了265%。 详细可点击阅读以下博文: 关 键提示:目前,美国市面的转基因作物一共有8种:黄豆、玉米、棉籽、油菜籽、夏威夷木瓜、西葫芦、黄弯颈南瓜、苜蓿;并且包装上不会注明是“转基因”。然 而,我们真的能安全食用吗?转基因食品的健康评估研究结果到底如何?正、反面研究结果背后的可靠性是否被我们大多数人所忽略?美国对转基因作物出口大开绿 灯的背后,是否存在政经博弈?如何简单地鉴别转基因食品? 铁证说话——转基因食品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辨别?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fareast-language:ZH-CN;}
个人分类: 留档珍珠湾|4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唐朝的故事和吃转基因的诅咒
热度 7 温和宝 2014-8-3 13:30
支持转基因的人经常被反对转基因的人诅咒“让你年年月月顿顿吃转基因”。。。。“让你子子孙孙永远吃转基因”。。。。 这个诅咒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读到的,忘了细节了,大致的意思是: 唐朝有个做官的,很不爱吃猪肉,认为猪肉是世间最难吃的东西。于是呢,有一天他的手下犯了错,惹得该官大怒,其惩罚手下的最严厉的措施就是罚他们就着大饼吃猪肉。。。这还不算,边罚还加上一句:若果再犯,不但吃肉,肉里面还要加上酥油。。。。面对这样的长官,手下还能说什么呢,啥也不说,赶紧吃呗!呵呵! 每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都笑了,这个故事的道理我就不说什么了,还是说转基因吧。我不喜欢被人诅咒,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想让我每天都能够吃到免费的转基因食品的话,我还真是很高兴接受。我觉得我的子孙应该也是很欢迎这样的善举的。
1263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温哥华524反对转基因集会图文
热度 3 卉樱果 2014-5-26 06:21
女友Carole很早就在Facebook上邀请我参加五月二十四号周六10:00~14:00温哥华艺术馆北门前大草坪的反转基因集会,说全球52个国 家400个城市都在用各种形式抗议美国momsanto公司转基因食品。海报说“此机会对所有年龄参加者都是有趣和安全的-带上孩子们!” Carole是坚决的反对派,我是不定论派,因为对转基因认识不足,难以轻易表达反对还是支持。我说那天我要做babysitter,Carole怂恿 我:Why don't you come down with you grandson? He might enjoy playing on the grass with other kids taken there by their parents. 昨天温哥华阴雨,孙儿去参加Sutrrey的儿童节。就一个人带着索尼傻瓜去了。 到了那里,发现在Facebook上对集会呼吁很高声势很大,真正参加的人却不多。 即使参加也带强烈的娱乐成份,有人头顶丑陋的鱼头面具,也有人捧着畸形的猪面具。 整场集会发言有六人,发言之间还有抽奖,这些加拿大特色的抗议方式都是意料之中的。 整场集会发言有六人,我那疙疙瘩瘩的英语听来,好像以美国为首的支持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大阵营。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接 受了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在欧洲,大多数人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英国尤为明显。缘由是1998年英 国的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 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 和在那里观看的人们聊了聊,有人很明显地反对转基因食品: 即使转基因食品是在目前是没有害,但毕竟这似乎违背了自然规律。发展科技要遵循自然规律。 而从中国来的新移民的反对比例比较高,刚逃离地沟油,又被迫吃转基因。 和我一样持观察派的人也有:我不喜欢非自然生长的粮食,想当然觉得转基因是对基因动了手脚了。可我那在UBC大学读书的儿子就说转基因安全并且是人类的食物方向。我真的也弄不清。 两点不到,集会就散了,好像一个party的尾声,人人都笑呵呵的。 不管是感慨“刚出狼穴又入虎口”的新来者,还是平和到“科技发展规律”的年轻人,总之,对待转基因食品,温哥华人表现出来的态度像海岸山那么淡定。 点这里看我重新画的孙儿,给我的画加加分哦~
个人分类: 加国文化|1095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小崔比舟子聪明,比粥粉更聪明
热度 5 炎黄之子 2014-3-5 00:30
看了城里城外”粥粉“对小崔视频的批评和批判,我是直挠头呵。各位”粥粉“哥们,姐们,你们累不累?你们是在帮小崔炒作呀,哈哈。小崔在转基因食品的辩论中比舟子聪明,比”粥粉“更聪明,这个视频就是明证。 小 崔这个视频不是舟子的科普,就是个反映转基因在美国也有争议的纪录片。这个视频不讲什么科学,数学和统计学,就是让中国人知道:方舟子关于美国人食用转基 因食品和美国国内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的介绍和表述是不准确,不符合事实的。从目前的反应来看,小崔已经轻松达到了这个目的。 正如崔永元自 己所言,他从来没有反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有无危害并无定论,大家对吃到嘴里的东西应该弄清楚。他的这个视频证实了,有效地反映了他的观点。这部视频 就是要告诉中国老百姓,转基因食品就不像那些“科学”和"科普"专家说的天花乱坠,吃进肚子里之前先想想吧。这部视频针对的不是铁杆”反转“和玩命”挺转 “的人群,针对的是绝大部分不知所谓的中间民众。从这点而言,小崔用似是中性的态度,相对客观的语言远比舟子和"粥粉"我是真理的面孔成功。 关 于那个”老军医“的双曲线,我真不明白粥粉到底在争什么?先要证明“老军医”是搞物理不是搞生物的(还好,没说她是卖假药的,哈哈),所以资质和专业不 行;再搞一大堆数学和统计学的东东证明这个东西的科学错误;最后自己制造个”因果关系“来证明”相关关系“的逻辑矛盾。我眼睛花,没看到那个”老军医“说 转基因食品是这些年癌症,肥胖症增高的原因。我只看到了那两条并行的曲线说明这两者或许有某种潜在的联系。我相信大多数外行人会和我有类似的感觉。只要让 公众感到转基因食品或许和疾病沾边(相关),这个图表就达到目的了,你说它什么数学,或逻辑错误都没用。我真不明白,粥粉是支持转基因,还是借转基因来证 明自己是个人物,或者数学不错,或者逻辑性强。可你们想过没有?除了自己自鸣得意,自我感觉良好,还有别人care 吗? 毫无疑问,论科学水平,舟子以至很多粥粉都比小崔强。但论为老百姓“科普”,小崔比舟子和粥粉强太多了。小崔不极端,说话中性,对转基因的态度更让人们觉得是说人话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科学god”在施舍。 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所以大家更容易接受小崔。 人不等于科学,科学也不等于方舟子和粥粉。没有人就没有科学,当舟子和粥粉将事情极端化和绝对化时,已经失去基本的科学态度,如此一来,即使你说的有些道理,别人也不愿意相信。所以,如果真想让大家听你的科学,你最好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客观的人,一个知道尊重他人的人。 在如何做人这方面,小崔比舟子聪明,比“粥粉”更聪明! 附一个图:看看上帝和信徒。科学上帝和信徒也有点相似的感觉。
个人分类: 随笔|8376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美国环境医学学会呼吁转基因食品的临时禁令
热度 1 ytsword 2014-1-22 17:31
作者:D.O.公共关系主席成员,美国环境医学学会董事会 Dr. Amy L. Dean 堪萨斯州威奇托——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今天发布了就转基因食物的意见书声明“转基因食物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并且需要转基因食物的临时禁令。举证了许多动物研究,AAEM认为“转基因食物和不利的健康影响之间不仅仅是偶然的联系”并且“转基因食品造成了毒理、过敏和免疫活动、后代健康、新陈代谢、生理和遗传的健康等方面的健康风险”AAEM呼吁:转基因食物的临时禁令,转基因食品直接长期的安全测试和标识的执行。 医生教育他们的病人、医学协会以及公众来避免转基因食物。 医师会考虑转基因食物在他们病人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更多的独立的长期科学研究开始收集数据来证实转基因食物对人类健康的作用。 “许多动物实验已经证明转基因食物导致机体不同器官的破坏。利用这些证据,为了我们病人和公众的健康转基因食物的临时禁令是必要的” Amy Dean医生,公共关系主席成员,美国环境医学科学院董事会成员认为。“医生或许正在观察到对他们病人的作用,但是不要知道怎样提出正确的问题” Jennifer Armstrong医生,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院长说到,“北美所消费的最普通的食物是转基因的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油。”AAEM的转基因食物意见书可以在http:aaemonline.org/gmopost.html下载.AAEM是一个致力于证实对环境健康临床作用的专业人员和医生组成的国际的协会。更多的信息请参阅www.aaemonline.org。 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AAEM成立于1965年,并且是是对人类和其环境的临床表现感兴趣的专业人员和医生组成的国际的协会,研究院对于人类个体和他们环境相互作用的知识的扩展感兴趣。AAEM为由暴漏于空气、食物和水中的生物和化学元素诱导的疾病识别、治理和预防提供的研究和教育。 原文如下: http://www.aaemonline.org/gmopost.html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 are "organisms in which the genetic material (DNA) has been altered in such a way that does not occur naturally." 1 This technology is also referred to as "genetic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or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and consists of randomly inserting genetic fragments of DNA from one organism to another, usually from a different species. For example, an artificial combination of genes that includes a gene to produce the pesticide Cry1Ab protein (commonly known as Bt toxin), originally found 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s inserted in to the DNA of corn randomly. Both the location of the transferred gene sequence in the corn DNA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insertion differ with each insertion. The plant cells that have taken up the inserted gene are then grown in a lab using tissue culture and/or nutrient medium that allows them to develop into plants that are used to grow GM food crops. 2 Natural breeding processes have been safely utilized for the past several thousand years. In contrast, "GE crop technology abrogates natural reproductive processes, selection occurs at the single cell level, the procedure is highly mutagenic and routinely breeches genera barriers, and the technique has only been used commercially for 10 years." 3 Despite these differences, safety assessment of GM foods has been based on the idea of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such that "if a new food is found to be substantially equivalent in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an existing food, it can be regarded as safe as the conventional food." 4 However, several animal studies indicate serious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GM food consumption including infertility, immune dysregulation, accelerated aging, dysregul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cholesterol synthesis, insulin regulation, cell signaling, and protein form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liver, kidney, spleen and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There is more than a casual association between GM foods an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There is causation as defined by Hill's Criteria in the areas of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consistency, specificity, biological gradient, and biological plausibility. 5 The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and consistency between GM foods and disease is confirmed in several animal studies. 2,6,7,8,9,10,11 Specificity of the association of GM foods and specific disease processes is also supported. Multiple animal studies show significant immune dysregulation, including upregulation of cytokines associated with asthma, allergy, and inflammation. 6,11 Animal studies also show altere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liver, including altered lipid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as well as cellular changes that could lead to accelerated aging and possibly lea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7,8,10 Changes in the kidney, pancreas and spleen have also been documented. 6,8,10 A recent 2008 study links GM corn with infertility, showing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offspring over time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litter weight in mice fed GM corn. 8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over 400 genes were found to be expressed differently in the mice fed GM corn. These are genes known to control protein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cell signaling, cholesterol synthesis, and insulin regulation. Studies also show intestinal damage in animals fed GM foods, including proliferative cell growth9 and disruption of the intestinal immune system. 6 Regarding biological gradient, one study, done by Kroghsbo, et al., has shown that rats fed transgenic Bt rice trended to a dose related response for Bt specific IgA. 11 Also, because of the mounting data, it is biologically plausible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to caus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n humans. In spite of this risk,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claims that GM foods can feed the world through production of higher crop yields. However, a recent report by 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reviewed 12 academic studies and indicates otherwise: "The several thousand field trials over the last 20 years for genes aimed at increasing operational or intrinsic yield (of crop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undertaking. Yet none of these field trials have resulted in increased yield in commercialized major food/feed crops, with the exception of Bt corn." 12 However, it was further stated that this increase is largely due to traditional breeding improvements. Therefore, because GM foods pose a serious health risk in the areas of toxicology, allergy and immune function,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metabolic, physiologic and genetic health and are without benefit, the AAEM believes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adopt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regulatory tool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policy and serves as a foundation for several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13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efinition is from the 1992 Rio Declaration that stat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precautionary approach shall be widely applied by States according to their capabilities. Where there are threats of serious or irreversible damage, lack of full scientific certainty shall not be used as a reason for postponing cost-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13 Another often used definition originated from an environmental mee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8 stating: "When an activity raises threats to the environment or human health, precaution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even if som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are not fully established scientifically. In this context, the proponent of an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public, should bear the burden of proof (of the safety of the activity)." 13 With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 mind, because GM food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test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and because there is ample evidence of probable harm, the AAEM asks: Physicians to educate their patients, the medical community, and the public to avoid GM foods when possible and provide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ncerning GM foods and health risks. Physicians to consider the possible role of GM foods in the disease processes of the patients they treat and to document any changes in patient health when changing from GM food to non-GM food. Our members, the medical community, and the independent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gather case studies potentially related to GM food consumption and health effects, beg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GM foods on human health, and conduct safe methods of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f GM foods on human health. For a moratorium on GM food, implementation of immediate long term independent safety testing, and labeling of GM foods, which is necessary for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consumers. (This statement was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on May 8, 2009.) Submitted by Amy Dean, D.O. and Jennifer Armstrong, M.D. Bibliograph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Position Paper AAE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et).(2002). Foods derived from modern technology: 20 questions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vailable from: http://www.who.int/foodsafety/publications/biotech/20questions/en/index.php Smith, JM. Genetic Roulette. Fairfield: Yes Books.2007. p.10 Freese W, Schubert D. Safety testing and regulation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Reviews. Nov 2004. 21. Society of Toxicology.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produced through biotechnology. Toxicol. Sci. 2003; 71:2-8. Hill, AB. The environment and disease: association or causation? 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1965; 58:295-300. Finamore A, Roselli M, Britti S, et al. Intestinal an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to MON 810 maize ingestion in weaning and old mice. 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23):11533-11539. Malatesta M, Boraldi F, Annovi G, et al. A long-term study on female mice fed on a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effects on liver ageing. Histochem Cell Biol. 2008; 130:967-977. Velimirov A, Binter C, Zentek J. Biological effects of transgenic maize NK603xMON810 fed in long term reproduction studies in mice. Report-Federal Ministry of Health, Family and Youth. 2008. Ewen S, Pustzai A. Effects of diets contai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otatoes expressing Galanthus nivalis lectin on rat small intestine.Lancet. 354:1353-1354. Kilic A, Aday M. A three generational study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Bt corn in rats: biochem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 Food Chem. Toxicol. 2008; 46(3):1164-1170. Kroghsbo S, Madsen C, Poulsen M, et al. Immunotoxicological studi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expression PHA-E lectin or Bt toxin in Wistar rats. Toxicology. 2008; 245:24-34. Gurain-Sherman,D. 2009. Failure to yield: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Cambridge (MA):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Lofstedt R.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risk, regulation and politics. Merton College, Oxford. 2002
个人分类: 健康|601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看方舟子如何忽悠咱国人买美国转基因食品(转载)
热度 2 炎黄之子 2014-1-16 08:00
编剧赵华按语: 方舟子“义务代言转基因”始自2001年,其风头甚至超过了那些专门研究转基因植物的专家学者,绝不是偶然的。请看被方舟子的“后花园”新浪网封了博客的亦明如何揭开方舟子画皮。 在 亮出自己是受聘于“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的“美国生物信息学科学家”的大牌子后,方舟子这位从来没有研究过植物、更不要说是转基因植物的所谓“科学家”,很 快在国内发表了第一篇为转基因植物大唱赞歌的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环球》半月刊2001年第12期)。从此,方舟子一直是国内支持推广转基 因植物、转基因食品最有影响的人物,其风头甚至超过了那些专门研究转基因植物的专家学者。 但仔细分析一下方舟子的“十来篇与转基因有关的 文章”,以及做过的“三次讲座”,我们就不能不惊讶地发现,方舟子的所作所为,既象是一个卖力推销自家产品的商业贩子,又象是一个被人雇来压制反对派的打 手——他拼命宣传转基因粮食作物如何如何好,而对那些反对推广转基因的环保人士则象是有着刻骨的仇恨。比如,在他的第一篇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文章中,方舟子 还只是说:“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甚至包括活跃分子,大多其实并不了解转基因技术是怎么回事。目前的这场恐慌,不过是因无知而恐惧的又一个例子。”(方舟 子:《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但在他的第二篇文章中,方舟子对“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的攻击调门几乎是提高了三个八度:“绿色和平组织就是一个热衷于 制造基因恐慌的反科学组织”;“反科学组织和人士猛烈抨击基因工程,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制造对基因的恐惧。”(《“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作于 2002年12月8日)。谁都知道,在方舟子的词汇中,“反科学”的含义,与十年文革期间“反革命”的含义,几乎是一样,它们都充满了腾腾杀机。他对于转 基因的态度,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条: 1、反对者都是伪科学人士; 2、欧洲不允许进口转基因农作物,那是欧洲的一个阴谋; 3、咱中国不但要允许美国转基因产品进口,而且进来之后不能加标注,以免‘无知的大众’对转基因产品产生‘不必要的偏见’ “以上都是他在一次关天讲座中表明的态度。他那一次的讲座内容,充斥着谎言。比如说在美国转基因产品不标注;比如说美国人自己吃转基因大豆产品,吃不完才出口;比如要以牺牲大众的知情权为代价,呼吁在中国不要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注。”     但这个美国博士在拼命推销其“转基因植物无害论”时所表现出的无知,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2004年底、2005年初,方舟子接连发表文章,接受记者采访,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转基因植物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在作于2004年12月16日的《“转基因”与“转生态”》中,方舟子说:     “反对转基因的人士认为推广转基因作物会带来环境问题,例如,转基因作物的花粉被风或昆虫带到野草的花中,会不会使外源基因转入野草中,造成所谓‘基因污染’?      “如果两个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远,是不可能杂交的,因此这种可能性极低。但是如果两个物种亲缘关系很近,则有可能产生基因交流。因此,人们担心转基 因作物的基因会‘污染’其同种非转基因作物,特别是其野生的亲缘物种。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在学术界也很受重视,虽然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已出现了这种情 形,但是为慎重起见,许多专家建议对转基因作物的栽种范围做出一定限制,例如,不要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推广转基因水稻,以免野生水稻群体被‘污染’。      “这只是一种慎重的做法,甚至可以说过于慎重了。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人们也大量地种植栽培水稻,包括杂交水稻,为什么就不担心这些水稻品种的基因 也会污染野生水稻呢?转基因水稻不过是比其他水稻多了一个或少数几个外源基因而已,即使污染了野生水稻,也不过是在水稻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多出了一两个, 并没有使其遗传发生根本改变,野生品种的优良性状不会因此丧失。即使万一出现了意外的大面积‘基因污染’,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实际上,在病毒的作用 下,这种跨品种、跨物种的基因交流,在自然界中也是常常出现的,‘自然’得很。”     在作于2004年12月23日的《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中,方舟子说: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转基因是否有风险,而在于风险的可能性多高、是否可以控制、如果出现意外是否可以承受。有的风险根本不可能存在(例如,吃转基因 食品改变了人体基因),有的风险可能存在但是可以控制(例如转基因食品中外源蛋白质是否会成为过敏原的问题),有的风险难以控制但是并非不可承受(例如转 基因作物对传统作物造成所谓‘基因污染’,即使真出现了,不过是在传统作物原有几万个基因中多出了一两个,并没有使其遗传发生根本改变,不是什么灾 难)。”     2004年12月31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题为《专访著名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转基因不是怪物》的文章,其中记者问道:“有 人担心,转基因技术会破坏物种原有的基因库,您对此怎么看?”方舟子答曰:“这主要是担心转基因作物会与野生的亲缘物种发生杂交,例如转基因水稻和野生稻 发生杂交,‘污染’了野生稻的基因库。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没必要有太多顾虑。人们并不特别担心人工栽培的水稻,例如杂交水稻,会‘污染’野生稻的基 因库,为什么就要对转基因水稻另眼看待?与其他人工栽培的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不过是多了一个或少数几个外源基因而已,它不是什么怪物,即使‘污染’野生 稻的基因库,也不过是在水稻基因库中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多加了一两个新基因,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也就是说,方舟子关于“基因污染”的 观点,不外是以下两点:第一,承认“基因污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二,认为即使发生了污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上述两点之中,第一点并非方舟子的观点, 而是货真价实的“主流科学界的立场”;第二点才是方舟子的独立见解。不过,为了掩盖他编造的“支持转基因是主流科学界的立场”这个谎言,方舟子在上述文字 中,一方面将真正的“主流科学界的立场”(即承认基因污染的可能性是确实存在的)含混地说成是(这种担心在)“学术界也很受重视”,——好象担心之人不是 主流科学界似的——,并且在它之前说这个立场“有一定的道理”,在它之后又马上加了一句“虽然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已出现了这种情形”。另一方面,方舟子在介 绍这个观点之时,不仅不提这是“主流学术界”的立场,在后来,他更连“学术界”这仨字儿都不提了,只用“人们”来代替,不明真相的读者会以为这是那些被方 舟子称为“反科学”的“人们”、或“非主流学术界”的观点。由此可见,方舟子对消除这个“主流科学界的立场”的影响,确实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机。     但也许是仍旧担心读者领会不了这么拐弯抹角的暗示,方舟子於是赤膊上阵,公开嘲笑 “主流科学界的立场”,说这些专家是“过于慎重了”——言外之意就是,这个“学术界”在建议商家和政府做没有意义的工作,浪费人家的资源。      方舟子并不是转基因问题专家,他凭什么来嘲笑“主流学术界”的“许多专家”呢?另外,对於一个未知的领域,“小心不为过”是古今中外都认同的行为准 则。也就是说,即使从常识的角度来考虑“基因污染”这个问题,那些专家的建议也是合情合理的。方舟子嘲笑“这些专家”“过於慎重”,有悖于人之长情。从方 舟子的话里,我们可以嗅到他口中冒出的铜臭味道,而看不到他自己所标榜的什么“良心”。     不过,如果说方舟子嘲笑“主流科学界”全无理由, 那也确实是冤枉了这位美国“博士”。方舟子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基因污染不过就是在野生植物的基因组中多加了一两个转基因而已,相对于被污染植物的数万个 基因,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第二,这种污染,在自然界中,“在病毒的作用下……是常常出现的,‘自然’得很”,——所以主流科学界专家们的慎重,就更加显 得无知得可笑了。     事实是,方舟子的这两条“论据”,全都是来自他的无知。     不错,高等植物的基因组确实含有几万个基因。而 转基因,在多数情况下,也确实只有一两个。但是,基因污染问题,并非象方舟子所想象的那样,只是这两个数字的简单比较。一般来说,基因的存在价值在於它的 功能,而基因的功能只有在“表达”(expression)之后才可能出现。植物基因组的几万个基因既不是同时全部表达、也不是在所有的细胞和组织中都表 达,并且它们表达的强度——除极少数基因之外——都相当低。也就是说,在一个特定的细胞之中,基因组中的几万个基因,只有一部分得到表达。这就是所谓的 “转录组”(transcriptomes)概念的根本所在。方舟子显然对此一无所知。     不仅如此。为了使转基因能够超量表达 (overexpression),在植物中,绝大多数转基因都被置于一个超强的“启动子”(promoter,可以看做是一部机车的引擎)的控制之下, 其目的就是要使这个转基因连续地、大量地、在所有的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大量的转基因蛋白。这个超强的启动子,在多数情况下是花椰菜花叶病毒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的35S启动子。在这个启动子的控制之下,一个转基因的表达水平,即产生功能蛋白质的能力,是一般植物基因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 可以达到上千倍。也就是说,被污染的植物中,转基因(DNA)虽然在数量上仅占几万分之一,但转基因的产物(蛋白质),却可以达到这个数字的成百倍、上千 倍。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在转化叶绿体基因组的植物中,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植物总蛋白质的3-5% (二十至三十分之一)。 所以说,仅仅比较基因的数量,就象是说,这个岛上有一个老虎,几万兔子,老虎的数量是兔子的几万分之一,所以,老虎的侵入“不是什么灾难”。还有比这更荒 谬可笑的结论吗?     那么,方舟子这个美国“博士”为什么会如此的无知、如此的可笑呢?其原因就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转基因技术的一个基本前 提,就是要使这个基因“超量表达”。这个前提不满足,转基因技术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达到预期的功能的。也就是由於这个无知,使方舟子在2005年仍旧不知 道早在十多年前,人们在设计、构建转基因的时候,会人为地加入一段“垃圾基因”(内含子),以提高转基因的表达水平。 所以,他才会貌似天真无邪地反问人家:“什么叫‘基因蛋白成形过程’?内含子、假基因之类的垃圾基因对此有什 么意义?”     至於方舟子说,在自然界中,基因污染“在病毒的作用下……是常常出现的,‘自然’得很”,更是他无知的妄言。据方舟子后来承 认,他所说的这个作用,指的就是所谓的“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方舟子:《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事实是,HGT在原核生物中是常见的,在真核生物中则比较罕见,而在植 物中,这种“在病毒的作用下……的基因交流”,不仅不是“常常出现的”,恰恰相反,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假如这种“基因交流”真象方舟子所说的那样是“常常出现的”,现在的科学家就不会仅仅使用农杆菌和基因枪来获得 转基因植物了。方舟子如果发现了哪种植物病毒会有这种“作用”,他今后就不用再冒充什么生物信息学家,也不用再谎称自己有什么基因专利——这个发现,会让 他获得国际大奖、获得全球专利,奖金和专利费会足以满足他对“金钱和股票”的渴望。     【注1:科学家发现,烟草基因组中含有与联体病毒基因 组相关的序列,(geminvirus-related DNA,GRD),因此怀疑它们来自联体病毒。但是,第一,这种怀疑尚未得到实验上的证明;第二,即使这种怀疑属实,它们的发生在进化年代上也甚早,并且 根本就不是“常常出现的”;第三,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联体病毒可以介导HGT。】     【注2:方舟子的这个观点,很可能是他对侯美婉(Mae- Wan Ho)一篇文章(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 The Hidden Hazards of Genetic Engineering,http://online.sfsu.edu/~rone/GEessays /horizgenetransfer.html)的误读。在这篇文章中,侯美婉写道:While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is well-known among bacteria, it is only within the past 10 years that its occurrence has become recognized among higher plants and animals. The scope for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is essentially the entire biosphere, with bacteria and viruses serving both as intermediaries for gene trafficking and as reservoirs for gene multiplication and recombination (the process of making new combinations of genetic material). 侯女士在上文中提到病毒在水平基因转移中的作用,是泛指在整个生物圈中,“the entire biosphere”,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而方舟子却以为在高等植物中也是如此,所以出丑。方舟子的这一观点来自侯女士的另一个证据就是,他在作于 2005年1月的《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中写道:HGT“是近十几年来才引起生物学界注意的遗传现象”。实际上,HGT“引起生物学界注 意”是在八十年代初,到2005年已经有二十多年的 历史 。方舟子把侯女士上文第一句话按照字面来理解,所以他说“近十几年来”。】      方舟子对转基因技术的无知当然并不仅仅限於上面这几个例子。在那三十余篇关于转基因的文字中,方舟子反反复复地向人们介绍苏芸金杆菌的一个杀虫蛋白 基因——bt基因——,好象他对昆虫学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可惜的是,他一再说外行的蠢话而不自知,结果是,他越是要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越是暴露出自己的 浅薄和可笑。比如,他说:“苏云金芽孢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在它的芽孢中会分泌一种称为‘内毒素’的蛋白质晶体。”“把编码内毒素的基因克隆出来,并转入到作物细胞中,这样 培养出来的转基因作物也能分泌内毒素,害虫吃了转基因作物的叶子后,也吃进了内毒素,将会被毒死。”(《为什么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抗虫害转基 因作物分泌的毒性蛋白,除了毒死特定的害虫,有没有可能也毒死其他生物?”(《误读“转基因”》)。     只有对bt和bt转基因植物一知半解 的人才会说,苏云金芽孢杆菌和bt转基因植物“分泌”内毒素。在分子生物学中,“分泌”(secretion)是有特殊含义的,它是指某种物质从细胞内向 细胞外转移。而一种蛋白质要被“分泌”,在多数情况下,它需要含有一段信号序列,只有在这个序列的引导下,蛋白质才能够穿越细胞膜,被“分泌”出去。而 bt内毒素根本就不含有这样的信号序列。事实是,在苏云金杆菌中,内毒素基因(DNA)在表达之后所产生的内毒素(蛋白质) 并不被“分泌”到细胞外,而是在细胞中形成与“芽孢”相似的结构,叫做“包含体”(inclusion) 或“类孢子包含体”(parasporal inclusion)。包含体与芽孢并没有什么关系(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可以大致认为是细菌的“种子”),更不用提什么“分泌”关系了。      而在bt转基因植物中,转基因的表达所产生的内毒素也是储存在细胞之内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分泌”的过程发生。国内文献一般把bt转基因植物根际土壤中 的内毒素称为植物“分泌”的,但实际上那属於根部表皮细胞脱落、分解之后,内毒素的被动释放,并非分子生物学意义上的“分泌”。方舟子很可能根据这些中文 文献,想当然地以为转基因植物的叶子也可以“分泌”内毒素,结果却恰恰是把自己的无知“分泌”了出来。     按道理讲,一个人做科普,他只需要 把书本中的东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复述出来就可以了,因此,一个“科普作家”只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训练和理解能力,他犯错误的可能性并不很大。那么,为什么 方舟子这个美国博士在对转基因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进行科普时,会频频出错呢?这当然与他自身的科学素养不足有关,也与他根本不是在真心搞科普有关。但还有 一条就是,方舟子喜欢把道听途说来的、对自己的既定观点有利的东西,都自动地信以为真,然后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东西,再贩卖给被科普的对象。而由於极端的无 知,他在东抄西凑的过程中,根本分不清真假,辩不出对错,因此就难免捉襟见肘、漏洞百出。上面提到的方舟子误读侯美婉女士关于HGT的文字就是一例。下面 再举一例。     在作于2006年3月17日的《误读“转基因”》 中,方舟子写道: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估计,草叶表面上 转基因玉米花粉的数量达到每平方厘米150粒时,也不会对昆虫造成危害;而在田野中,草叶表面所沾的玉米花粉数量只有每平方厘米6到78粒。而且玉米的花 粉非常重,扩散不远,在五米之外,平均每平方厘米的草叶上只有一粒玉米花粉。因此在自然环境中,转基因玉米花粉不会危害大斑蝶幼虫。大斑蝶数量减少的原 因,更可能是过度使用农药和破坏了它的生态环境。”     任何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对方舟子上面所说的“玉米的花粉非常重,扩散不远,在五米 之外,平均每平方厘米的草叶上只有一粒玉米花粉”这个陈述感到难以理解。花粉一般是通过气流来传播的,玉米的花粉粒之小,肉眼几乎难以看到,它会有多重 呢?方舟子说“玉米的花粉非常重”,是和哪种植物的花粉比较的呢?根据是什么呢?再说,“在五米之外,平均每平方厘米的草叶上只有一粒玉米花粉”,他到底 根据的是谁的研究呢?当然,对於这些问题,方舟子是绝对不会把答案主动告诉你的。     2004年12月17日,新语丝新到资料中的头条是一个叫做贾士荣的人写的文章,题为《国际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争论——几个事件的剖析》。文中写道: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花粉飘到一种名叫‘马利筋’的杂草上,用马利筋 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事实上,这一实验结果在科学上没有说服力。因为试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且没有提供使用花粉量的数据。现在这个 事件也有了科学的结论:第一,玉米的花粉非常重,扩散不远,在玉米地以外5米,每一平方厘米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个玉米花粉。……”     显 然,方舟子的“玉米的花粉非常重”那段话,是抄自贾士荣上面的“现在这个事件也有了科学的结论……”后面的文字。贾士荣何许人也?他是中国一位著名的转基 因植物专家,并且和方舟子一样,也是拼命主张在中国全面推广转基因植物的人士。《南方周末》在一篇报道中说:“贾士荣则是多种身份的人,他是转基因科学 家,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又是创世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董事,有商业利益。”(刘鉴强:《转基因稻米:13亿人主粮后的利益悬疑》,《南方周 末》2004年12月9日)。可以想象,这位贾专家因此成了极少数得到方舟子青睐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之一。     那么,这位贾科学家所说的“科学 的结论”又是来自何处呢?奇怪的是,尽管他把那个“在科学上没有说服力”的文章来源交代的明明白白,但他就是不说出他那“科学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好在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小小的鼠标可以代我们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原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2001年10月9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Corn pollen deposition on milkweeds in and near cornfields》。根据作者,他们作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有代表性的自然发生的花粉密度资料”,以便为那个大斑蝶试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The purpose was to obtain a representative pictur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pollen densities to provide a perspective for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 of monarch larvae feeding on milkweed leaves with Bt corn pollen.)。(PNAS 98,11919-11924。链接: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98/21/11919)。因此,这 篇文章肯定就是贾科学家的知识来源。     根据这篇论文提供的数据,花粉的密度在玉米田中最高,平均每平方厘米171个花粉粒。离玉米田越远, 密度越低:在0米处,这个数字是63;1米处是35;2米处14;4-5米处是8。(见该文表2) 。笔者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想要找出贾科学家所说的那个“在玉米地以外5米,每一平方厘米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个玉米花粉”的出处,但就是找不到。这到底是 怎么回事呢?细读那个“Table 2”,我才恍然大悟。这个表的标题是“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pollen density levels on milkweed leaves inside a cornfield and at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cornfield edge”,所以表中给的主要数据是频度,在“4-5米”这一栏,第一个数据是“0.996”,意即在4-5米处采集的样本中, 99.6%花粉密度在0-100之间。显然,这个贾科学家没有读懂这个表格,把这个“0.996”理解为花粉的密度,并且把“0.996”四舍五入,从而 得出了“每一平方厘米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个玉米花粉”这样的“科学的结论”。至於所谓的“玉米的花粉非常重”,很可能是他把人家在摘要中所说的 “Pollen density was highest (average 170.6 grains per cm2) inside the cornfield and was progressively lower from the fieldedge outward, falling to 14.2 grains per cm2 at 2 m”的前四个单词(Pollen density was highest)读成了一个句子,“直译”成“玉米的花粉非常重”。而实际上,这个density是指“密度”(单位面积中的花粉数量),并不是指比重。      方舟子曾说,“我以前一再强调,科普著作应该由专家撰写,因为只有专家才可能具有必要的学科知识,并能阅读原始论文,根据第一手的材料写作。” (《虚妄的“人体革命”》)。显然,方舟子在做转基因科普时,并没有“阅读原始论文”,也没有“根据第一手的材料写作”。他根据的,不过是一个读不懂英文 的贾科学家编造出来的假材料。     实际上,PNAS在2004年5月18日又发表了另一篇关于玉米花粉传播的论文。这篇论文的主要结论之一就 是:bt转基因玉米花粉造成的基因流动可以远达31米,并且造成非转基因玉米中含有低到中等水平的bt内毒素。(We report that pollen-mediated gene flow up to 31 m from Bt maize caused low to moderate Bt toxin levels in kernels of non-Bt maize refuge plants. 见:PNAS 101,7526-7529。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101/20/7526)。这篇文章发表在贾 科学家和方科普作家各自撰写的文章之前,并且免费向全世界公布全文。贾研究员如果稍微能够读懂英文,方博士如果稍微地象一个真正的学者那样搞学问,他们就 不会闹出这么一个丢尽全世界学者脸面的大笑话了。
个人分类: zt|4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半月谈: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与共识
热度 2 炎黄之子 2014-1-12 23:22
半月谈: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与共识 2013年10月18日13:46来源: 央视网 原标题: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与共识   很少有一项技术像转基因这样,让各方观点如此对立:相互矛盾的实验证据,极端愤怒的话语表达,莫衷一是的研究结论……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很多时候被情绪和利益左右。不管怎样,一些基本的共识正在艰难达成,而这些共识能否把转基因应用锁定在安全和可控的范围内,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转基因食品已随处可见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数据表明,28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全球约81%的大豆、35%的玉米、30%的油菜都是转基因产品。   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分别是耐贮藏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转基因抗病番木瓜、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表面上看,这些加工原料似乎离餐桌还有一定的距离,然而,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记者,国内超过一半的油脂消费都是大豆油,90%的大豆油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研究团队成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华平告诉记者,“华农1号”每年种植面积估计约3.5万亩,占广东番木瓜市场销售约40%。   转基因技术就是这样走上餐桌的。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   “在目前的情况下,转基因食品其实已经很普遍了。不管你是有意无意,知情还是不知情,实际上我们都已经在食用转基因食品。”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王俊平说。    争议沸沸扬扬   巨大的争议随之而来。   自1996年实现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可能是农业史上最有争议的技术。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反对者则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等方面提出质疑。   首先,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朱祯研究员认为,吃含有转基因的食品将会改变人类遗传特性的担心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从长远来讲,转基因食品跟常规育种得到的食品一样,并没有产生有别于其他食品新的不可预期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文件中则谨慎地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王俊平指出,安全评价体系不完善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担忧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没有问题,不意味着以后就没有问题,研究是在不断深入的。比如苏丹红,原来是可以用的,后来研究出有可能致癌就不能用了。并且现在转基因技术也是五花八门,基因也是各种各样,潜在的风险难以预料。”王俊平说。   其次,转基因技术是否威胁生态安全?在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等生物学家看来,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拓宽了可利用基因的来源,实现了育种工作的可预期性,精准、可控、高效,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是生物育种的技术革命。    “但是,现在还没有人敢说转基因技术对生态没有影响。”农业政策专家、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程同顺说。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专家王芳指出,抗虫作物可能会使食物链中断,而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毒性蛋白的抵抗能力,出现所谓“超级害虫”。“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的田地周围,必须保留一块专门种植普通作物,让害虫有个避难所。”   第三,知识产权的安全性如何保障?程同顺认为,转基因食品涉及种子转基因专利权,而我国还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大批量商业化种植存在风险,因为一旦用转基因种子后,想恢复到过去传统的种植都很难,短时间内不可能培育那么多种子。    难得的共识   巨大的争议使共识显得难能可贵。尽管还存在不少反对的声音,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同和接受下面几个观点。    首先是研究的必要性。转基因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在种子转基因专利权方面缺少知识产权,这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遗传工程研究所所长季静表示,转基因技术非常重要,我国不去研究的话就有可能被未来农业淘汰。一定要支持转基因技术研究,但也要注意研究风险,让有资质的实验室去做。   一向反对转基因食品“侵占”餐桌的程同顺也指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在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应该加强科学研究。    其次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尽管目前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检测并不完善,但由于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基因重组可能使下一代出现完全不同的变化,因而以不断研究为基础强化安检十分重要。   王俊平说,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和食用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安全监测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专门机构负责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评价,在美国主要是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负责,欧盟是欧盟食品安全局负责,中国是农业部负责。   各国安全评价的程序和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总的评价原则都是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制定的,包括科学原则、比较分析原则、个案分析原则等。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比以往任何一种食品的安全评价都要严格。    第三是规范转基因标志保证群众对转基因食品消费的知情权。“跳出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人们有权知道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应该充分维护人们对食物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程同顺说。    “任何商品都必须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商品真实的信息必须提供给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律师邱宝昌表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同时这种规定也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在相关争论仍在继续的情况下,我国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标志管理。”王俊平说。   目前,我国已实行转基因标志制度,列入转基因标志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均需标志。但记者采访发现,市场上转基因食品的标志十分混乱,部分市售转基因食品没有明确标志,有的商家怕消费者知道后不买而故意不标,也有的不知道这些食品需要标志。   另外,不管是否支持转基因技术,争论双方都认为应该加强科普。专家们表示,只有在更多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民众对转基因技术才能有较为清晰的判断。(记者 翟永冠 李鲲)
个人分类: zt|4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在湾里谈谈转基因技术
热度 8 炎黄之子 2014-1-12 08:36
这几天在城里讨论转基因食品,大家是脸红脖子粗。本来就是大家谈各自的看法,知道多少谈多少,最后变成有知和无知的自吹自擂了。我有一点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不多,但肯定比你现在去古狗的强。我也不想和任何人辩论,你想说啥随便! 1,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美国,欧洲官方 的说法是安全,和传统有机食品一样安全,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官方肯定的,吃转基因食品生病或死亡的正式报道。 2, 转基因技术有没有潜在的危险性? 毫无疑问, 有!! 看看中国农业部副部长的原话: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它打破了不同物种之间天然杂交的屏障,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转移,获得了新的性状,丰富了遗传资源,加快了育种进程,但同时也可能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构成危险或潜在风险,产生生物安全问题。“ 再引用我一个当年同寝室的同学(他是86年读分子生物学博士,遗传学教授)和我的私下聊天:” 我之所以反对转基因动植物产品的推广应用, 是因为现在的认识和检测手段根本无法知道期长期的危害作用, 不只是对人本身的健康问题,而且是涉及到长久的环境危害问题。 这种危害是生物源性的,等到危害爆发,已经无法控制。 像人工制品可以通过停产就做到,已发生的危害可逐步减少恢复。 生物源性的就是天灾了,没办法根治了!你在实验室搞研究可以, 但必须有严格的管控“ 再引用另外一个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小人物的几句话”在 核酸水平上的基因序列变化从表面上看,并没有害处。但是,这些DNA是要最终表达成蛋白质的, 在这个表达过程中,有没有其他衍生物,所产生蛋白质是否有害,由个别基因变化导致的整体连锁反应会是神马?负责任的说:不知道!没有人知道,因为没 有人能证明。至于有人说的神马要到几代人验证bulabula,这些都是说说,没有数据和文献显示。所以在转基因这点,到底有害无害,科学界都是有争议, 存疑!“ 最后转载一篇文章,我的观点和这篇文章的观点相似 从历史上的科学之争看转基因食品的危险 2013-11-07 14:54来源:吉林新闻网 说两句 分享到: 转 基因食品的安全之争,进入白热化。一方是力推转基因的专家学者与官员,一方是忧虑转基因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公众与学者。鉴于转基因的发展历史较短,双方 都没法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者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实验数据来打消人们对转基因潜在(长期)对人体或环境可能造成的伤害;反对者似乎也仅停留在对“基因 突变”的恐慌,竭力去呼吁大众抵制转基因食品。争论是健康的,至少表明大家对这个事情的重视,反观历史,科学似乎总充满着争议。 1、电灯照明 1867年, 德国发明家韦纳·冯·西门子在法拉第和皮克西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出了电力强大的发电机。发电机出现后,千家万户使用电灯照明的前景就摆在社会的面前。可 是,在当时,人们对电灯照明充满争议,认为电流本身看不见,可能致人死命,一度引发了社会恐慌,反对者、抗议者很多。最终,科学占据了上风,发展赢得了胜 利,这不,才有了今天全世界的万家通明。 2、DDT杀虫剂 二 战期间,美国军队疟疾肆虐,罹病人员超过1000000人,这种病主要由蚊子传播。一种名为DDT的有机杀虫剂研发成功,作为多种昆虫的接触性毒剂,有很 高的毒效,尤其适用于扑灭传播疟疾的蚊子。通过它彻底消灭蚊子,控制了疟疾的流行,可以上也改变了二战的格局。但遗憾的是,DDT在杀灭蚊子和其他害虫同 时,也导致大量吃虫的鸟类灭绝。这个在当时看起来是先进的科技发明,遭到了公众的声讨、抗议,并引发学术界与民间的大争议,最终,政府顺从民意,全世界停 止生产使用这DDT,民意获得了胜利。 3、苏丹红 苏 丹红作为20世纪化学科技成功的代表,在今天看来充满着争议。作为人工合成染料,苏丹红曾被广泛用于社会各个方面,在食品增色、物品增光方面效果显著,食 用辣椒、艳丽食品甚至在化妆品中都可以看到苏丹红的身影。大家看到的印度妇女前额习惯点一个红色的点,实际上是一种名为"Kumkums"化妆品,其中就 可检测到3种不同浓度的苏丹红。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了苏丹红对人体的致癌危险,并纷纷发起抗议、要求政府出台政策,拒绝在食品中使用添加苏丹 红,1995年欧盟(EU)全部禁止其苏丹红作为色素在食品中添加;2005年英国对含苏丹红产品进行分级管理,并对市民发出警告,强调该产品危险性。 4、铅自来水管 当 今看来具有毒性的金属铅,在古代曾被作为科技发明,应用于自来管道的铸造使用中,反应了科技的局限性。古罗马人拥有灿烂的文明,科技发达,古罗马人发现了 金属铅的优良工艺特性,并将其迅速应用到各个领域,最著名的是其城市的自来水管道,统统使用了金属铅作为材质。这个在当时被看做伟大科技应用的铅制自来水 管,最终导致了炼铅工厂工人中毒、居民由饮水罹患神经疾病及身体中毒,科学,竟充当了杀人的角色。 5、氟利昂 今 天来看,氟利昂是危险的,但在当时,这是个伟大的科学发明。因为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不燃、无毒、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等特性,氟利昂被科技届给 予极大的赞赏,并被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当时所有的制冷厂商都以在其设备上标明“氟利昂”为荣。20世纪80年代,在对氟利昂实行控 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 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科学,再次成为环境的罪人。 6、电磁辐射 国 内最近讨论的“电磁辐射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引起了社会两派——支持派与反对派的激烈讨论。1998年我国颁布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对职业照射、公 众照射的标准,设立了最高值,充分表明过量、长时间的暴露在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否则国家不会以法规的方式来限定辐射污染。过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 的危害,会不会通过母体或父体对待孕或在孕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呢?通过手机、电器、通讯设备身上散发出来的电磁辐射无时不在,这里面有多少会间接转嫁的胎儿 身上,没有科学定论的当下,我们是否需要防患于未然? 7、疯牛病 疯 牛病的传播被认为是近代“循环经济”科学倡导者最大的败笔。在“循环经济”科技工作者眼中,动物尸体永远是“资源”,将动物尸体加工成肉骨粉后,可以作为 动物的饲料,增加肉质蛋白含量,促进肉类快速增长,在疯牛病发生之前,这种通过喂养肉骨粉提供牲畜蛋白质的方式已普遍采用数十年。但疯牛病的发生,改变了 人们对“循环科技”的看法,事后证实:肉骨粉炼制过程的变化导致羊瘙痒病因子的存活,并通过用肉骨粉饲养牛而将羊瘙痒病因子传播给了牛,疯牛病爆发了,并 且目前全世界范围尚没有对疯牛病因子直接检验的有效方法。 人 类自古以来就对科学充满着尊敬与崇拜之心,从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国家设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务院直 属单位,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学的重视。但,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以充分的数据、严谨的实验、常年累月的大量一手科研数据以取得公众的信服,尽可能少一 点上述类似事件,少一点将来历史对科学的批评。作为公众,谨慎、客观的接受科学给我们提供的选择,对科学不拒绝、不迷信,才是正确的观念。 如 今,转基因食品在媒体上争论最多的是否安全,长期发展对人类或周围环境有无影响。支持者多以专家政要的身份发表见解:有的科学家称自己吃了16年没事,有 的领导说自己吃几个月,觉得很安全;有的甚至说用转基因作物喂猪9个多月没发现问题。上述说法很难服众,都不科学。 公众看来,转基因食品只有做到以下几 点,才能真正打消大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顾虑:首先是要精准预测。做好食用转基因食品后,人类几代或十几代的影响预测;其次要,国家立法。通过法律强制 的手段,要求在转基因生产、销售环节做上标志,食品、肉类、禽蛋、作物上标明是否转基因(饲喂养),以保证消费者的选择权;第三要有科学、可行的检测方 法,便于消费者辨别、便于执法监督;第四,制定异常严厉的惩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制裁;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吃的明白,吃的放心。
个人分类: 万花筒|598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汪忧草:精明的美国人无意中拆了方舟子的“台”
热度 4 霜天红叶 2013-12-21 21:39
汪忧草:精明的美国人无意中拆了方舟子的“台” 崔永元:美国人"放心吃了十几年转基因食品" 疑为谣言      美国俄亥俄州村庄的转基因玉米田里插着标牌。(资料图)   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截止12月19日,深圳、福建、山东、广东、浙江、厦门等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相继从12批54.5万吨美国输华玉米中,检出含有未经我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已依法对这12批54.5万吨进口美国输华玉米作退货处理。(12月20日中新网)    这也是三天内第二个事关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日前,人民网曾经报道说,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从我国大量高价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他们不光是人吃,还作为医药原料。我们出口一斤非转基因大豆,能买回3至4斤美国转基因大豆。那些年,他们还以低价买饲料豆粕的名义,把我们的非转基因大豆粕买回去,提取大豆E黄酮。用大豆胚芽提取抗癌的大豆E黄酮,里面含黄豆黄苷、大豆苷占80%。   方舟子在人民网报道发出后,随即撰写了《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造谣妖魔化转基因》博文,指控“堂堂市委书记,信口开河,满嘴谎言,靠造谣来反对中央政府推广转基因作物的政策,该当何罪?”进而,他还对大力扶持非转基因大豆生产的陈书记连番发问:“陈书记把张掖当他家了?农业部批准允许种植的转基因品种,他有什么权力禁止种?有什么权力对种合法的转基因作物者吊销执照、没收非法所得、没收产品?”字里行间,看到的似乎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态度,而是显得很沉不住气。   其实,美国人一边把大量转基因大豆以每吨大约500美元上下的价格出口中国,一边又从中国以每吨近1000美元的价格进口非转基因大豆,这一事实本身就清楚地说明,精明的美国人对转基因大豆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很有信心,以至于他们宁愿花很多“冤枉钱”从中国高价进口非转基因大豆。   至于国家质检总局在深圳、福建、山东、广东、浙江、厦门等口岸相继从12批54.5万吨美国输华玉米中,检出含有未经我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最终对这54.5万吨进口美国玉米作退货处理,同样清楚地说明,美国人其实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还是信心不足。   这种MIR162转基因玉米是美国先正达公司所产。据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介绍,先正达公司于2010年3月向中国提出了转基因玉米MIR162的材料入境申请,在中国境内开展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的检测,之后又多次提交,但相关材料和实验数据不完整,并存在问题。因此,国家农业部本着审慎的原则,已要求其补充材料和实验数据,今年11月份该公司又一次提交了安全证书的申请,中国有关单位正在进行评审过程中。   如果美国人果真对转基因玉米很有底气,就应该耐心等待中国方面的安全评估,而不是采取偷鸡摸狗的方式,从中国很多口岸同时把这种未经批准的转基因玉米“偷运”进中国,企图蒙混过关,结果被中国质检总局抓了个“现行”,最终遭到退货处理,实属咎由自取。   为什么美国人就不能等中国农业部门批准之后在运到中国呢?为什么他们偏偏要“偷运”转基因食品到中国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没有把握、底气不足。所以,尽管这些年方舟子等人为“转基因食品”摇旗呐喊,但美国人还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方舟子们拆了台。
个人分类: 分享|5867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胡伯博士:在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中发现致不育病原体
热度 2 稻草 2013-7-24 14:29
胡伯博士:在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中发现致不育病原体 作者:胡伯   胡伯博士确认:2011年,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科学家给胡伯写信,报告在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中也发现了胡伯博士在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与流产动物死胎中发现的这种新的病原体。胡伯强调:农业不是一种可以采取解决一切问题的“银弹”方式的行业。农业耕作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管理。草甘膦除草剂对根瘤菌所需要的有益微生物有毒性,同时它会螯合对这些有益微生物至关重要的营养物矿物质,使大豆原本数以千计的根瘤菌减少到我们能够数过来的程度。美国转基因作物种子的价格越来越昂贵,推动美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开始转向非转基因作物,但是发现已经很难找到足够的非转基因的种子了。“顾客还是上帝”。在美国,最强有力推动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向种植非转基因的因素,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在美国,癌症好像已经成了流行病!目前的预测是,到2020年时,每两个孩子当中出生时就患自闭症。30年前每出生10万个孩子中才会有一到两个患自闭症。现在每50个孩子有一个患自闭症,而且急剧上升。与这些情况始终如一唯一密切关联的因素是转基因作物和草甘膦除草剂。营养缺乏的家畜与人类,没法百分之百依靠营养补剂进行补偿,因为这样的营养补剂抵不上动物与人类食用健康饲料与健康食品自然过程的作用。但是这是我们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迈向健康的第一步。我们希望从转基因作物系统到非转基因作物系统的过渡。情况是否改变,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士作为消费者是否要求改变,取决于为了我们孩子们,我们要求什么样的食品安全?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未来?      与会者与胡伯博士问答以及其他科学家对胡伯博士讲演的补充评论   --失败了的保证;错误的科学:   在土壤、植物、动物与人类健康中存在的草甘膦和转基因的相互影响   讲演者:顿·胡伯博士(Dr. Don Huber)   《2013·转基因与食品安全国际研讨会—北京》 2013年7月13日上午的讲演   主办单位: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陈一文顾问审校整理,参考了胡伯博士的文章与访谈)      法国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教授   法国科学家色拉里尼教授补充与强调:对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性”毒理学做动物试验时,一定要“拿真实的在喷洒过草甘膦除草剂农达的农田中生长的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本身喂给动物,因为(在经过灭菌的土壤中生长的不含草甘膦除草剂农达残留的)仅转基因作物将降低对于动物健康的危害”!   法国科学家色拉里尼教授插话:感谢您的精彩的介绍。请允许我补充一点说明。孟山都使用的除草剂叫“农达”,是草甘膦为基础的配方除草剂。公众应该知道,如同胡伯所介绍的那样,草甘膦从来不会单独使用。草甘膦与一些助剂一起使用。这些助剂,对于非灭菌过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加强草甘膦的作用。草甘膦单独使用时,无法渗透进入植物内可控的深度。但是农达中的某些助剂,单独使用时能够渗透进入植物内可控的深度。草甘膦在这些助剂帮助下能够发挥作用,而且这些助剂的毒性甚至比草甘膦还厉害。因此可能应当强调:1)草甘膦永远不会单独使用;2)这些助剂帮助草甘膦发挥生物功能作用,而且加强草甘膦的生物积累性毒性作用,而且加强配方除草剂的毒性。所以,进行动物毒理学试验时,喂养动物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拿真实的在喷洒过草甘膦除草剂农达的农田中生长的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本身喂给动物,因为(在经过灭菌的土壤中生长的不含草甘膦除草剂农达残留的)仅转基因作物将降低对于动物健康的危害。我只想补充这一点。   胡伯博士:感谢你说明这一点,仅用草甘膦除草剂农达的表面活性剂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不会对玉米造成本质上的变化。农达的这些助剂非常厉害,但是目前的监管制度不提出任何这样的要求。感谢你。   胡伯博士确认在美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玉米与流产动物尸体内发现的的不明病原体是造成许多动物,包括牛、鸵鸟、羊、猪、家禽与人类,不育症与流产的成因。对中国科学家2011年胡伯博士关于这种不明病原体信息在网络上公布以后,很快在中国进口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里发现了这种不明病原体的能力,以及他们与胡伯博士分享信息印象深刻!   提问:我的问题是这样的,胡伯博士曾经提到中国科学家在中国进口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里面也发现了胡伯博士在美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玉米与流产动物尸体内发现的的不明病原体,我希望您再提供一点细节。   胡伯博士:我对中国科学家与我分享他们的信息印象深刻,对他们很快找到这种病原体的能力印象深刻,而且对他们表达的担心印象深刻,他们必须确保中国食品供应足够安全,这非常重要。但是,直到我们对这种病原体确定了名称之前,这也一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研究遭遇很多障碍。如我所表明的那样,对我们目前的处境应怎么描述我们缺乏把握,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得以从事尸检研究,有关记录确认这种病原体是造成动物不育以及流产的成因,包括牛、鸵鸟、羊、猪、家禽与人类。已经积累了许多信息,许多生物学数据,在搞清我们持续确认的这个病原体是什么实体后,我们就能从公众健康的角度,而不是仅从科学的角度处理这些信息。   草甘膦除草剂对根瘤菌所需要的有益微生物有毒性,同时它会螯合对这些有益微生物至关重要的营养物矿物质,使大豆原本数以千计的根瘤菌减少到我们能够数过来的程度   提问:胡博士好!我问一个问题,对于我们豆科植物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氮肥的来源是它的根瘤菌,用了草甘膦除草剂农达之后,会不会把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也杀死,使得它氮肥不足,使它们营养不足?谢谢!   胡伯博士:的确是这样的,草甘膦的氮肥是非常有响应性的,不光对细菌会产生毒性,而且对根瘤菌所需要的有益微生物有毒性。同时它会螯合其它的矿物质,包括钙、镍等等,由于草甘膦多方面作用,它挑战了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来使得植物对我们产生好的作用,使原本数以千计的根瘤菌减少到我们能够数过来的程度。   提问:胡博士您好!我有一个问题,中国转基因大豆不检测草甘膦农药残留的,在美国、阿根廷转基因的草甘膦大概是17到20毫克每公斤,而中国的粮食作物基本上是1毫克每公斤以下,这是法律上的漏洞,进口的时候是不检测的。   (胡伯博士对此没有回答与评论)   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杂交的,没有办法对转基因作物进行杂交来产生非转基因作物。说杂交后的转基因作物不是转基因作物,这荒谬可笑!   另外一个漏洞是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杂交之后产生的品种,审定通过是按照常规品种、非转基因品种的标准,不进行转基因和环境安全方面的检测的。对这两方面的漏洞中国官方也是承认的。您对这样的显而易见的法律漏洞是怎么评价的?   胡伯博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杂交会有一些相关的影响,但是我本人不了解相关的情况,现在我可以联系这个话题讲,比如说转基因涉及到一些遗传方面的问题,涉及到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转入到杂交品种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本人并没有跟这些研究有联系。从基因研究来讲,基因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很深的研究。   法国科学家色拉里尼教授插话:实际上我们吃的转基因作物都是一些杂交的东西,生产转基因的作物要杂交,还要跟其它植物相关,转基因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所以我们没办法区别杂交的与非杂交的转基因作物,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杂交的,没有办法对转基因作物进行杂交来产生非转基因作物。说杂交后的转基因作物不是转基因作物,这荒谬可笑!   2011年,中国科学家给胡伯写信,报告在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中也发现了胡伯博士在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与流产动物死胎中发现的这种新的病原体。胡伯博士确认给他写信的中国科学家的工作单位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问:这个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您刚才说2011年有中国科学家给您写信,报告在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中也发现了您在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与流产动物死胎中发现的这种新的病原体,能不能告诉我们中国的这位科学家在中国哪个机构工作?   胡伯博士:是国家检验检疫总局的科学家。   美国政府与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喷洒草甘膦除草剂农达的农民,他们对转基因作物与喷洒草甘膦除草剂的态度?   提问:大家好!我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今天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会议,也感谢在座的各位教授为我们所做的精彩的演讲和权威性的评述,我觉得大家是在为我们全人类的未来做着努力,所以感谢你们。谢谢。我今天的问题是比较微观的,我特别想了解现在美国的农作物的种植者对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除草剂农达的使用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而美国的政府对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除草剂农达的使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谢谢。   胡伯博士:现在的美国政府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清楚,现在政府的态度是偏见的,是受贿的。从政府的客观性来看,非常明显,政府里面还真的有一扇利益冲突的旋转门,既得利益操控监管机构在里面做决定。   让我们看一下他们搞的所谓的“蒙山都保护议案”。   美国的农民倒是喜欢,为什么?因为它移除了某些管理方面的决定,使他们有更大的面积可以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而不需要考虑表达任何管理方面的其他可选择方案或系统,因为他们种植起来方法更简单,他们没有看后果是什么?他们被告知这是一种安全的系统,得到政府监管机构的支持,而且农民采纳时已经知道产量将下降。他们知道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可以消除一些管理方面的决定,使自己的农业耕作更加简单。他们情愿接受产量的降低,为了简单化他们的农业种植计划。   所有的广告宣传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银弹”,用它解决野草治理问题,解决过去对这种野草有这样的除草剂,对那种草有那样的除草剂的问题。一些杂志还大肆宣传,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银弹”。   农业不是一种可以采取解决一切问题的“银弹”方式的行业。农业耕作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管理。   但是,农业不是一种可以采取解决一切问题的“银弹”方式的行业。农业耕作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管理。它是关于你如何有那些内在互动作用的因素,你的环境、生物学、你的农作物、你所有的昆虫,农业管理的结果涉及你如何管理这些内在互动关系的各个部分。当你有持续的,始终存在的一些方面,如野草治理,有人告诉你,你别管了,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向我支付一点提成费就行,它绝对安全。你很容易接受它,但是未能理解接受它对整个系统造成了突然的干扰,对整个生态造成巨大的干扰,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使得解决这些问题比原先的解决方式更加困难。   美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开始转向非转基因作物,但是发现已经很难找到足够的非转基因的种子了。   许多地方的农民开始发出这样的抱怨,开始转向非转基因作物,但是发现已经很难找到足够的非转基因的种子了。   美国转基因作物种子的价格越来越昂贵   我们看到购买转基因种子要支付更昂贵的代价。转基因大豆种子去年是每蒲式耳2美金,比过去的价格增加了30%。它增加了你种植的农产品的成本与销售加工。玉米种子原先没蒲式耳78美分,现在是1美金。   种子价格非常急剧的提高,推动一些农民从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向种植非转基因。   “顾客还是上帝”。在美国,最强有力推动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向种植非转基因的因素,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   在美国,最强有力推动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向种植非转基因的因素,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我认为,在华盛顿州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的法案一旦通过,它将像野火一样燃遍全国。   顾客还是上帝。如果消费者坚持用非转基因的话,农民将为供应种植非转基因作物。如果消费者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农民将为供应种植转基因作物。如果家庭主妇们根本不去看这个标识,美国的食品目前没有转基因标识,那么我们的食品包装上当然就不会标识卖的甜玉米是抗草甘膦转基因的,还是不抗草甘膦非转基因的。如果家庭主妇们不问,就没有人去改变这种情况。   情况是否改变,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士作为消费者是否要求改变,取决于为了我们孩子们,我们要求什么样的食品安全?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未来?   这种情况是否改变,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士作为消费者是否要求改变。取决于为了我们孩子们,我们要求什么样的食品安全?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未来?   在美国,癌症好像已经成了流行病   我的夫人患有骨癌,我经常要陪她去肿瘤医院。我有一次跟我的夫人讲,我们社区约一半人好像都在肿瘤医院,癌症好像已经成了流行病。   目前的预测是,到2020年时,每两个孩子当中出生时就患自闭症。30年前每出生10万个孩子中才会有一到两个患自闭症。现在每50个孩子有一个患自闭症,而且急剧上升。   不仅骨癌,目前的预测是,到2020年时,每两个孩子当中出生时就患自闭症。30年前是什么比例呢?每出生10万个孩子中才会有一到两个患自闭症。现在每50个孩子有一个患自闭症,而且这个曲线一直向上走。你还可以谈炎性肠炎,谈新生儿猝死症,谈老年痴呆症,它都是这样的趋势。   与这些情况始终如一唯一密切关联的因素是转基因作物和草甘膦除草剂。   与这些情况始终如一唯一密切关联的因素是转基因作物和草甘膦除草剂。   蜂群中发生了崩溃紊乱,同时能回答为什么出现了所有这些症状的是,营养缺乏,内分泌激素受到干扰。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一种征兆,只能够被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问题予以回答,就是我们要求什么,我们呼吁什么?   主持人:非常感谢!讲得太好了,非常感谢您把这种好的观点与我们分享,谢谢您!   提问:我是来自内蒙古的消费者,姓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制造基因病毒,也可以制造基因武器,我们具体怎么界定是否有基因病毒和武器?农业部门是否能够鉴别有基因病毒还是有基因武器?中国的农业部门说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由谁来解释和鉴定?您对这个问题如何理解?   胡伯博士不仅在大量喷洒草甘膦除草剂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玉米与流产动物尸体中发现了只能在30,000-40,000倍电子显微镜下被发现的造成不孕、流产新的病原体,而且在转基因食品与大量使用草甘膦除草剂的非转基因作物上发现大量聚集的这种新的病原体。   胡伯博士: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说,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这与我们在大量喷洒草甘膦除草剂的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流产动物尸体中发现的造成不孕、流产新的病原体不同。这种新的病原体的大小只有几微米,只能在30,000-40,000倍电子显微镜下被发现。所以它不是明显的,不是观察到就能识别的。但是我们发现它们大量聚集的地方,是转基因食品与大量使用草甘膦除草剂的地方。所以,如果你使用大量草甘膦除草剂来试图解决某种生产问题,即便在非转基因作物上,如果你用高倍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就有可能发现它们。   问题是,电子显微镜尽管是一种使用友好的系统,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经验才能在这样的高倍数图像中许多已知生物体中分辨与知道存在一些什么。一旦看到了,你就能很清楚认识它们,如果你有观察到它们的必要工具。   我们也正在研发相关的ELISA诊断盒,以及其他的技术,以便迅速识别它们。首先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确定它们的特征,同时搞清,它们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还可能是其他的东西。它们能够自我复制,但是只有一种有可能是一种新的能够自我复制的带有DNA的生命形式。坦率的讲,到目前为止,我们掌握的证据表明,它们可能是其中任何一种。   “基因修饰”(转基因技术)自身是更大的危险。因为已经有了一些实验室泄漏爆发的案例,就是因为实验室操作者认为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安全的。但事实证明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非常危险,非常邪恶。   英籍华人科学家何美芸博士补充: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书上总是提到基因武器。但是让我告诉你们,“基因修饰”(转基因技术)自身就是更大的危险。“基因修饰”(转基因),如胡博博士刚才的介绍已经说明的那样,它非常危险。为什么?因为他们如果研发“基因武器”的话,它们一定会在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当中非常审慎地做,因为他们对它们的作用有所了解。遗憾的是,进行“基因修饰”(转基因)时,他们假定一切都是安全的,而且已经有了一些爆发的案例,实验室泄漏的爆发。实验室发生这样的泄漏,是因为实验室操作者认为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安全的。但事实证明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非常危险,非常邪恶。我们谈的这些事情是真正的危险,不是假定,因为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营养缺乏的家畜与人类,没法百分之百依靠营养补剂进行补偿,因为这样的营养补剂抵不上动物与人类食用健康饲料与健康食品自然过程的作用。但是这是我们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迈向健康的第一步。我们希望从转基因作物系统到非转基因作物系统的过渡。    胡伯博士:关于怎么保护我们的健康,我也简单讲两句,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农作物与食品出现了一些缺乏营养物的问题。我们认识并进一步认识,进而采取营养补剂来补偿草甘膦与一些转基因作物造成的这样的营养缺乏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到这样的一些危害完全都是由于草甘膦与一些转基因作物造成的问题。   我们也看到了人们一旦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后感觉良好。无论是拉稀问题,慢性疲乏症,还是我们前边提到的与转基因系统关联的35种不同疾病的症状。   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我们就会找到一些解决方法了,开始考虑营养补剂。   你们要确保你们从食物中能够摄取所需的营养物,因为人类食用健康食物的过程能够解决营养补剂不能完全补充的一些问题。   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农作物,或者是有一些家畜,是没法百分之百地依靠营养补剂进行补偿的,因为这样的营养补剂抵不上食用健康饲料自然过程作用。但是这是我们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迈向健康的第一步。我们希望从转基因作物系统到非转基因作物系统的过渡。   我个人非常感谢诸位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盛情款待,又到中国来了一趟,我们也看到中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时候一两个礼拜没来中国,就会发现中国又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不管是经济层面还是其它方面。我的确非常赞赏中国的这种热情,而且这次主办方对我们的一些安排关注到了我们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你们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我希望我的孙子和重孙子的生活起码能够跟我现在的生活可以媲美,这首先要从营养开始。假如说我们不作为一些现行活动的制止的话,就没法对他们的未来有保证。从安全等方面和经济繁荣角度来说我们的确应该这样做,我们应该珍视这样一个可贵的机会,而且现在我们应该重新开始行动,来确保食品方面的安全。实际上我们生活当中有一些必需品是必须要保证的,祝愿大家各方面都兴隆,另外也在你们本国的系统当中也有更好的建树。谢谢!
3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15 19:25 , Processed in 0.054222 second(s), 1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